第24章


“因为你对我家主公有恩。

“若不是你劝刘备出兵南下,建业此时必定落入了孙策之手。

“至于你的盘算,也是建立在我家主公病重的前提下,我想刘备走之前一定和你说过,如果我家主公身体转危为安,你便要放弃计划,返回徐州。

“不错,许子将果然有识人之能。

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和这种智力超群的人静下心来谈,王安才真正感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感。

自己能够想在别人之前,是因为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

而这些人能够足不出户分析天下大势,靠的才是真正的才华。

“我本对朝堂之事嗤之以鼻,不愿做官,是刘繇善待于我,我自然不能坐视他的一番基业丧于他人之手。

“今日一番设计是想提醒一下王祭酒,如果我家主公能够度过眼前的重病,扬州虽弱,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如果……如果刘使君真的病重不堪,还请阁下谋成之后向刘玄德进言,善待我家主公家眷和扬州百姓,许劭感激不尽!

许劭说罢,站起身对着王安深行大礼。

“许子将多虑了,王安以性命担保,必不辜负今日之言。

“走吧,时间差不多了,今日请王安做在右边尊位之上,许劭要送给王祭酒一份大礼。

搞了半天,那两个座位是给自己准备的。

王安没想到这一行还有如此意外收获。

“请!

“请!

许府的正堂,四十个座位已经做得满满当当。

只有中间的三个位置依然空缺。

许劭和王安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步入正堂。

“许子将来了!

“人言许劭点评之时,身边必有贵客坐镇,不知本月是谁啊?

“你们看,这不是刚才被唤走的王安么,怎么和许劭一起进来的?

“难不成本月之评,是他坐上位?

众人看到眼前的场景,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各位,许劭有礼了。

“许劭做月旦评最初之意是为了与族中兄长点评天下英雄,承蒙各位厚爱,如此看重我许劭。

“劳烦各位久等,今日之评马上开始。

许劭说完示意王安一起落座。

王安也不客气,左右通报一声后,紧随许劭落座。

“想不到真是此人,一个小小的账下祭酒,为何这么得到许劭赏识?

“哎,话不能这么说。

“此人在刘备账下颇得器重,据说这一次出兵解扬州之围,就是他的提议。

不等众人讨论完,许劭的门生就已经关上了大门。

屋内突然寂静。

“今日点评的第一人乃是我许劭的一位同僚。

“新到任的会稽太守,琅琊王氏,王朗。

“王朗自幼饱读经书,以才华被拜为郎中。其人性格柔和,对于经典之时多有见解,善于审时度势,但不善攻伐之事。其人只能做守成之人,治学修典,不能担以朝堂大任。

“第二位是徐州新任别驾陈群。

……

“第三位冀州袁绍账下辛毗。

……

许劭一连说了十七人,到了第十八位是停了一下。

因为这第十八人,正是身旁的王安。

虽然许劭评人无论出身如何,都不会引起众人的意见。

但王安的身世和前面的人比起来实在是有些寒酸。

襄阳农户之家,靠着乡里大户资助读了几年书。

因为弄错了年末的帐收,被发往幽州任职。

而且王安的作为大多都是幕后工作,有些话许劭也不好说的太多。

“第十八位,便是我身边的这位,徐州刘玄德账下祭酒。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