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烙印全文 第17章 试读

烈鹰少校 来源:cd   时间:2023-05-13 11:40:58

军魂烙印全文

军魂烙印全文

强烈推荐热门军事历史小说《军魂烙印》,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烈鹰少校"。小说无错版梗概:为了表示"诚意",蒋介石和宋美龄很给面子的亲临眉苗,会见杜聿明等远征军高级将领并且训话。以确保史迪威的"权威性"。同时,蒋介石还特地派遣了二级上将罗卓英担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兼任远征军副司令和史迪威将军的执行官,用来制衡杜聿明。在会见中,蒋介石还特别强调了史迪威的职权范围——史迪威是远征军总指挥...

推荐指数:10分

军事历史小说军魂烙印全文是大神“烈鹰少校”的代表作,萧帛婷萧依蔚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军魂烙印》由烈鹰少校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历史、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萧帛婷所吸引,目前军魂烙印这本书最新章节完结感言,军魂烙印目前已写102.5万字,军魂烙印,杨成峰,抗战谍战,历史书荒必入小说推荐!一、作品介绍《军魂烙印》小说是网络作者烈鹰少校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萧帛婷。主要讲述了:强烈推荐热门军事历史小说《军魂烙印》,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烈鹰少校。小说无错版梗概:为了表示“诚意,蒋介石和宋美龄很给面子的亲临眉苗,会见杜聿明等远征军高级将领并且训话。以确保史迪威的“权威性。同时,蒋介石还特地派遣了二级上将罗卓英担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兼任远征军副司令和史迪威将军的执行官,用来制衡杜聿明。在会见中,蒋介石还特别强调了史迪威的职权范围——史迪威是远征军总指挥...二、书友评价写得很好,很真实,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全书有关远征军的抗战经历都是真实没有虚构的,很感动,感谢作者! 特别精彩的小说,作者是在认认真真地写书,并且文笔很好,可惜的是断了很多章节,这书值满分!!! 很好的一部历史性小说!做着辛苦了 我看到30章了,光审核的都有10章,我是来看小说的,不是来看审核的,作者长点心,修改一下行吗,而且有时候一审核就是连着审核两张或者三张这我还看什么呀,中间剧情什么都不知道 虽是一本好书,但遗憾的是有九分之一的章节无法看到,不知是什么原因? 三、热门章节序章 迷失 第一章 兄弟 第二章 兄弟连 四、作品试读“那位美国将军只是自己把自己看成统帅,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中国人认为要让美国人参加到战争中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们一些名义上的指挥权。只有我们掌握住实权,他们才不至干出太多傻事儿来!——杜聿明对史迪威将军职位的说明1942年4月5号 缅甸北部重镇 眉苗 中国远征军司令部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再次回到了这里。只是这一次,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为了表示“诚意,蒋介石和宋美龄很给面子的亲临眉苗,会见杜聿明等远征军高级将领并且训话。以确保史迪威的“权威性。同时,蒋介石还特地派遣了二级上将罗卓英担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兼任远征军副司令和史迪威将军的执行官,用来制衡杜聿明。在会见中,蒋介石还特别强调了史迪威的职权范围——史迪威是远征军总指挥,罗卓英归史迪威指挥,所有将领都要听从罗卓英的命令。史迪威拥有远征军所有行动的最终决定权,有提升,撤职,惩处所有军官的权利。对此,史迪威精神为之一振,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制衡杜聿明的权利,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只可惜对于蒋介石这个“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太过高明,他也没意识到其实际意义。二级上将罗卓英是国民党内资历很老的将领,从北伐战争开始就担任要职。抗战爆发后参加过淞沪,南京,武汉,上高,长沙等多场战役。这样的老资历将领理论上在全军中应该是没有人敢不给面子的。所以史迪威觉得此人“可以管得住杜聿明。当然,如果史迪威对于国民党内的派系问题如果了解的够深,就会发现蒋介石安排此人的“用意之深——杜聿明虽然只是中将,但却是黄埔系的骨干,领军人物,除了蒋介石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嫡系精英。而罗卓英虽然老资历,而且身为二级上将,却是保定军校出身老牌十八军的“土木系将领,是陈诚派系的核心人物。本身两人在国民党内就分数两大派系,想凭借资历和级别就完全管住杜聿明那就真见了鬼了。至于史迪威的所谓人事权力,从职位划分上来看,他所有的命令都是要经过罗卓英来“执行的。那么罗卓英是否会按照史迪威的原命令来执行人事安排或者处罚?他又不傻——一般情况他也是要先经过蒋委员长同意才行的。大敌当前,史迪威也没时间多想,自信满满的带着罗卓英回到了缅甸,准备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当然,仅仅一个罗卓英远远不够。意识到缅甸战局严峻的蒋介石已经下令作为预备队的66军紧急入缅,增强缅甸战场的军力。至此,缅甸战场的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为3个军10万人。而日军投入为4个师团,总兵力也为10万人,形成了相同的兵力。而作为缅甸的“主人的英军,此刻虽然保持了一个庞大的指挥机构——由一名上将,一名中将,5名少将和18名准将组成,但是指挥的总兵力仅有2万余人,而且士气低落。已经在缅甸这个舞台转为中国军队的配角。因此,当蒋介石,史迪威等人抵达腊戌后,一份以中国军队为主,基于其之前同古会战计划的平满纳会战计划也已经被商定下来:计划以已经集结完毕的96师在平满纳修筑防线,新22师作为诱饵,给与敌人巨大杀伤的同时,且战且退到96师的预设阵地,由96师正面接敌后,再由200师和先期抵达的66军新38师从两翼出动,包抄敌人,一举围歼北犯之敌。这份颇有点“土洋结合的计划既包含了中国军队一贯的“节节抵抗,又有史迪威的“主动出击,算是一个起码让各方都可以不太抵触的计划,总算是通过了史迪威和蒋介石的认可,开始实施。史迪威是个职业军人,在蒋介石夫妻离开缅甸回国后,他迅速研究了之前的战报后,认为看起来最危险的22师实际上有能力完成诱敌深入的计划的,而计划真正的软肋,在于平满纳西线的英军亚兰缪防线和东线的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防线。为此,他特地跑到了英军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部,几乎是逼着对方做出了英军将死守亚兰缪防线的承诺。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跑到中国军队第六军指挥部会见军长甘丽初,要求他必须坚持死守自己的防线。不过,对于史迪威和整个远征军司令部的“信任,新22师师长廖耀湘可谓是“受宠若惊!现在,已经抵抗了日军一个加强师团足足6天的新22师必须且战且退,还要把握后撤的尺度,给96师的布防争取时间,避免日军进展过快,而且中途得不到任何其他主力部队的协助。日军的兵力还在不断加强,很快就会有两个师团的兵力,新22师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吃掉。不过还好,头几天的防御战给日军的打击太大了,再加上南阳车站的交通线恢复等问题,3号后,日军放弃了进攻,没有继续前进,只是在原地调整自己的前进阵地,战略部署。这也给了22师补充和喘息的机会,现在一线各个连都已经获得了补充并且加固了自己的防线,等待着日军再次发动进攻。1942年4月7号 22师正面防线萧天河这几天吃的不错,在战场上竟然能够吃到一日三餐,这也是相当难得了。虽然所谓的食物依然是那种掺杂着野菜一类东西的小米饼,掺杂着沙子,泥土甚至一些小虫子,也吃不饱。不过起码不用每天赶着投胎一样的整日战斗了,偶尔还能有一些缴获的日军罐头或者是英国的硬饼干,只不过后者只可以用来砸人。虽然自从6号晚上的夜袭后,日军就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只是在一些地区有局部小规模的试探性交火。但是,新22师自上至下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日军在调整自己的进攻部署而已,一旦他们调整完成,那么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所以现在,萧天河上尉不得不亲自教导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手把手的教他们使用武器,让全连剩下的老兵一脚一脚的踹他们——让他们畏惧这些老兵超过日本人的炮火,战时才会记得服从命令不要乱跑。不过,上尉也不是没有牵挂的——为了安全,第五军医疗队被转移到了22师师部一带和22师医疗队汇合,距离较远。自己这边又随时可能遭遇日军的攻击,军务繁忙,没办法过去看看了。杨成峰也在帮忙,根据萧天河的理论——和鬼子打了两三仗还活着的人,都可以算作老兵了。虽然这几仗他只是完全听从萧天河的安排,不过好歹也算是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只是此刻,这位曾经的“热血青年却表现得宛如隔世。死人,在这个年代见过的太多了,就算是陪都重庆,每天拉出去的“路倒就有好几十卡车,颠沛流离的难民,饿死,病死的到处都是,早已经让人麻木,大部分城市里,每天没看见几具尸体都会觉得有点不正常。仅仅几日的激战,9连殉国者早已经过半,大多还是他认识的从中国一起来的人,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相处时间还太短,杨成峰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波动,一片平静,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这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而崔玮,周向远和袁正刚整日也像没事儿人一样打招呼,和士兵们打哈哈,丝毫看不出他们手下早已经牺牲过半。要知道,当初在军校时,每每看到报纸上报道的那些浴血奋战的官兵,自己总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度,恨不得立即加入其中,哪怕一并战死也心甘情愿。然而在亲身经历过了和日军的战斗后,他却异常的平静,对于那些殉国的将士们,原先的热血沸腾变成了冷漠。那些相处了几个月的战友的牺牲瞬间就被抛诸脑后,甚至不会再去想起他们,满脑子只是一心一意的做战斗准备,甚至连句击节赞叹的话也没有。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自己的保护机制已经启动,避免脆弱的人在这时候疯掉。不过萧天河对他倒是很满意——他不需要一个多愁善感的副连长,更不需要一个只会击节赞叹的副连长,他需要一个可以打仗的副连长。毕竟这就是战争,没有时间悼念死者。不远处一声枪声响起,接着是一片人声鼎沸,没过多久,一排缅甸人被绳子串着,蒙着眼睛,押了过来。“今儿几个?萧天河一脸无奈的对带队的周向远问道。“4个!周向远说完就把一些绘图工具,望远镜,纸笔,匕首甚至手枪一类的东西扔到了旁边:“咱得小心点,听说前天补充连有个新兵失踪了,不知道是不是单独行动被这些人绑了,这套路我熟。萧天河转身对所有的士兵吼道:“我再说一遍,不许任何人单独行动,哪怕是拉屎也必须3人一起行动,带着枪,背靠背拉,不然被这些缅甸人抓到,最后落到日本人手上别指望能得救,这是TMD活该!官兵们一脸恐惧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些缅甸人,恨不得把他们当场撕碎。“这帮家伙,就欠鬼子艹!让鬼子统治一下就舒服了。周向远对着最后一个俘虏就踹了一脚,然后转身对杨成峰说道:“副连长,营部让咱们把他们送到师部去,又得有劳您送他们去了,我还得在周围巡视一下,这帮家伙虽然是鬼子的炮灰,但是熟悉地形,四处侦查破坏,简直是无孔不入!杨成峰中尉点了点头,反正他现在在这里也派不上什么用场——那帮老兵的战术动作比他熟练的多,教起新兵来也得心应手。反倒是他这个军校正牌生老是犯一些教条性失误。中尉带上5个士兵,押着这些缅甸奸细坐上卡车出发了,向师部方向走去。对于这些缅甸当地人,作为同样在近代饱受列强蹂躏的中国人来说最先还是保持着同情态度。不过自打进入缅甸以来,这些当地人四处捣乱。故意破坏公路,在水井里下毒,偷袭落单的中国军人,帮助日本人侦查,提供情报等等,都让远征军官兵处在一种极其不利的状态。不仅如此,对于欢迎远征军的华侨,这些缅甸人也采用了各种手段予以迫害,甚至公然攻击,杀害他们,害得不少华侨背井离乡。所以那点同情也就化为乌有,对于这些人也开始下狠手了。当杨成峰带着这些俘虏一路来到师部,路上这个俘虏的队伍增加了不少——其他连队抓获的也一并塞了进来,送到这里。杨成峰驾轻就熟的向着一处营地走去。小说《军魂烙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17章

《军魂烙印》由烈鹰少校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历史、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萧帛婷所吸引,目前军魂烙印这本书最新章节完结感言,军魂烙印目前已写102.5万字,军魂烙印,杨成峰,抗战谍战,历史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一、作品介绍

《军魂烙印》小说是网络作者烈鹰少校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萧帛婷。主要讲述了:强烈推荐热门军事历史小说《军魂烙印》,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烈鹰少校。小说无错版梗概:为了表示“诚意,蒋介石和宋美龄很给面子的亲临眉苗,会见杜聿明等远征军高级将领并且训话。以确保史迪威的“权威性。同时,蒋介石还特地派遣了二级上将罗卓英担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兼任远征军副司令和史迪威将军的执行官,用来制衡杜聿明。在会见中,蒋介石还特别强调了史迪威的职权范围——史迪威是远征军总指挥...

二、书友评价

写得很好,很真实,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全书有关远征军的抗战经历都是真实没有虚构的,很感动,感谢作者!

特别精彩的小说,作者是在认认真真地写书,并且文笔很好,可惜的是断了很多章节,这书值满分!!!

很好的一部历史性小说!做着辛苦了

我看到30章了,光审核的都有10章,我是来看小说的,不是来看审核的,作者长点心,修改一下行吗,而且有时候一审核就是连着审核两张或者三张这我还看什么呀,中间剧情什么都不知道

虽是一本好书,但遗憾的是有九分之一的章节无法看到,不知是什么原因?

三、热门章节

序章 迷失

第一章 兄弟

第二章 兄弟连

四、作品试读


“那位美国将军只是自己把自己看成统帅,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中国人认为要让美国人参加到战争中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们一些名义上的指挥权。只有我们掌握住实权,他们才不至干出太多傻事儿来!

——杜聿明对史迪威将军职位的说明

1942年4月5号 缅甸北部重镇 眉苗 中国远征军司令部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再次回到了这里。只是这一次,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为了表示“诚意,蒋介石和宋美龄很给面子的亲临眉苗,会见杜聿明等远征军高级将领并且训话。以确保史迪威的“权威性。

同时,蒋介石还特地派遣了二级上将罗卓英担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指挥官,兼任远征军副司令和史迪威将军的执行官,用来制衡杜聿明。

在会见中,蒋介石还特别强调了史迪威的职权范围——史迪威是远征军总指挥,罗卓英归史迪威指挥,所有将领都要听从罗卓英的命令。史迪威拥有远征军所有行动的最终决定权,有提升,撤职,惩处所有军官的权利。

对此,史迪威精神为之一振,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制衡杜聿明的权利,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

只可惜对于蒋介石这个“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太过高明,他也没意识到其实际意义。

二级上将罗卓英是国民党内资历很老的将领,从北伐战争开始就担任要职。抗战爆发后参加过淞沪,南京,武汉,上高,长沙等多场战役。这样的老资历将领理论上在全军中应该是没有人敢不给面子的。所以史迪威觉得此人“可以管得住杜聿明。

当然,如果史迪威对于国民党内的派系问题如果了解的够深,就会发现蒋介石安排此人的“用意之深——杜聿明虽然只是中将,但却是黄埔系的骨干,领军人物,除了蒋介石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嫡系精英。而罗卓英虽然老资历,而且身为二级上将,却是保定军校出身老牌十八军的“土木系将领,是陈诚派系的核心人物。

本身两人在国民党内就分数两大派系,想凭借资历和级别就完全管住杜聿明那就真见了鬼了。

至于史迪威的所谓人事权力,从职位划分上来看,他所有的命令都是要经过罗卓英来“执行的。那么罗卓英是否会按照史迪威的原命令来执行人事安排或者处罚?

他又不傻——一般情况他也是要先经过蒋委员长同意才行的。

大敌当前,史迪威也没时间多想,自信满满的带着罗卓英回到了缅甸,准备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

当然,仅仅一个罗卓英远远不够。意识到缅甸战局严峻的蒋介石已经下令作为预备队的66军紧急入缅,增强缅甸战场的军力。

至此,缅甸战场的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为3个军10万人。而日军投入为4个师团,总兵力也为10万人,形成了相同的兵力。

而作为缅甸的“主人的英军,此刻虽然保持了一个庞大的指挥机构——由一名上将,一名中将,5名少将和18名准将组成,但是指挥的总兵力仅有2万余人,而且士气低落。已经在缅甸这个舞台转为中国军队的配角。

因此,当蒋介石,史迪威等人抵达腊戌后,一份以中国军队为主,基于其之前同古会战计划的平满纳会战计划也已经被商定下来:

计划以已经集结完毕的96师在平满纳修筑防线,新22师作为诱饵,给与敌人巨大杀伤的同时,且战且退到96师的预设阵地,由96师正面接敌后,再由200师和先期抵达的66军新38师从两翼出动,包抄敌人,一举围歼北犯之敌。

这份颇有点“土洋结合的计划既包含了中国军队一贯的“节节抵抗,又有史迪威的“主动出击,算是一个起码让各方都可以不太抵触的计划,总算是通过了史迪威和蒋介石的认可,开始实施。

史迪威是个职业军人,在蒋介石夫妻离开缅甸回国后,他迅速研究了之前的战报后,认为看起来最危险的22师实际上有能力完成诱敌深入的计划的,而计划真正的软肋,在于平满纳西线的英军亚兰缪防线和东线的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防线。

为此,他特地跑到了英军亚历山大将军的指挥部,几乎是逼着对方做出了英军将死守亚兰缪防线的承诺。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跑到中国军队第六军指挥部会见军长甘丽初,要求他必须坚持死守自己的防线。

不过,对于史迪威和整个远征军司令部的“信任,新22师师长廖耀湘可谓是“受宠若惊!

现在,已经抵抗了日军一个加强师团足足6天的新22师必须且战且退,还要把握后撤的尺度,给96师的布防争取时间,避免日军进展过快,而且中途得不到任何其他主力部队的协助。日军的兵力还在不断加强,很快就会有两个师团的兵力,新22师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吃掉。

不过还好,头几天的防御战给日军的打击太大了,再加上南阳车站的交通线恢复等问题,3号后,日军放弃了进攻,没有继续前进,只是在原地调整自己的前进阵地,战略部署。这也给了22师补充和喘息的机会,现在一线各个连都已经获得了补充并且加固了自己的防线,等待着日军再次发动进攻。

1942年4月7号 22师正面防线

萧天河这几天吃的不错,在战场上竟然能够吃到一日三餐,这也是相当难得了。虽然所谓的食物依然是那种掺杂着野菜一类东西的小米饼,掺杂着沙子,泥土甚至一些小虫子,也吃不饱。不过起码不用每天赶着投胎一样的整日战斗了,偶尔还能有一些缴获的日军罐头或者是英国的硬饼干,只不过后者只可以用来砸人。

虽然自从6号晚上的夜袭后,日军就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只是在一些地区有局部小规模的试探性交火。但是,新22师自上至下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日军在调整自己的进攻部署而已,一旦他们调整完成,那么必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

所以现在,萧天河上尉不得不亲自教导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手把手的教他们使用武器,让全连剩下的老兵一脚一脚的踹他们——让他们畏惧这些老兵超过日本人的炮火,战时才会记得服从命令不要乱跑。

不过,上尉也不是没有牵挂的——为了安全,第五军医疗队被转移到了22师师部一带和22师医疗队汇合,距离较远。自己这边又随时可能遭遇日军的攻击,军务繁忙,没办法过去看看了。

杨成峰也在帮忙,根据萧天河的理论——和鬼子打了两三仗还活着的人,都可以算作老兵了。虽然这几仗他只是完全听从萧天河的安排,不过好歹也算是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只是此刻,这位曾经的“热血青年却表现得宛如隔世。

死人,在这个年代见过的太多了,就算是陪都重庆,每天拉出去的“路倒就有好几十卡车,颠沛流离的难民,饿死,病死的到处都是,早已经让人麻木,大部分城市里,每天没看见几具尸体都会觉得有点不正常。

仅仅几日的激战,9连殉国者早已经过半,大多还是他认识的从中国一起来的人,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相处时间还太短,杨成峰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波动,一片平静,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这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而崔玮,周向远和袁正刚整日也像没事儿人一样打招呼,和士兵们打哈哈,丝毫看不出他们手下早已经牺牲过半。

要知道,当初在军校时,每每看到报纸上报道的那些浴血奋战的官兵,自己总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度,恨不得立即加入其中,哪怕一并战死也心甘情愿。

然而在亲身经历过了和日军的战斗后,他却异常的平静,对于那些殉国的将士们,原先的热血沸腾变成了冷漠。那些相处了几个月的战友的牺牲瞬间就被抛诸脑后,甚至不会再去想起他们,满脑子只是一心一意的做战斗准备,甚至连句击节赞叹的话也没有。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自己的保护机制已经启动,避免脆弱的人在这时候疯掉。

不过萧天河对他倒是很满意——他不需要一个多愁善感的副连长,更不需要一个只会击节赞叹的副连长,他需要一个可以打仗的副连长。

毕竟这就是战争,没有时间悼念死者。

不远处一声枪声响起,接着是一片人声鼎沸,没过多久,一排缅甸人被绳子串着,蒙着眼睛,押了过来。

“今儿几个?萧天河一脸无奈的对带队的周向远问道。

“4个!周向远说完就把一些绘图工具,望远镜,纸笔,匕首甚至手枪一类的东西扔到了旁边:“咱得小心点,听说前天补充连有个新兵失踪了,不知道是不是单独行动被这些人绑了,这套路我熟。

萧天河转身对所有的士兵吼道:“我再说一遍,不许任何人单独行动,哪怕是拉屎也必须3人一起行动,带着枪,背靠背拉,不然被这些缅甸人抓到,最后落到日本人手上别指望能得救,这是TMD活该!

官兵们一脸恐惧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些缅甸人,恨不得把他们当场撕碎。

“这帮家伙,就欠鬼子艹!让鬼子统治一下就舒服了。

周向远对着最后一个俘虏就踹了一脚,然后转身对杨成峰说道:“副连长,营部让咱们把他们送到师部去,又得有劳您送他们去了,我还得在周围巡视一下,这帮家伙虽然是鬼子的炮灰,但是熟悉地形,四处侦查破坏,简直是无孔不入!

杨成峰中尉点了点头,反正他现在在这里也派不上什么用场——那帮老兵的战术动作比他熟练的多,教起新兵来也得心应手。反倒是他这个军校正牌生老是犯一些教条性失误。

中尉带上5个士兵,押着这些缅甸奸细坐上卡车出发了,向师部方向走去。

对于这些缅甸当地人,作为同样在近代饱受列强蹂躏的中国人来说最先还是保持着同情态度。不过自打进入缅甸以来,这些当地人四处捣乱。故意破坏公路,在水井里下毒,偷袭落单的中国军人,帮助日本人侦查,提供情报等等,都让远征军官兵处在一种极其不利的状态。

不仅如此,对于欢迎远征军的华侨,这些缅甸人也采用了各种手段予以迫害,甚至公然攻击,杀害他们,害得不少华侨背井离乡。所以那点同情也就化为乌有,对于这些人也开始下狠手了。

当杨成峰带着这些俘虏一路来到师部,路上这个俘虏的队伍增加了不少——其他连队抓获的也一并塞了进来,送到这里。

杨成峰驾轻就熟的向着一处营地走去。

小说《军魂烙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说排行

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点击投诉),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22 小说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