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都心服口服,赞叹李世民的智慧!
只有少数人,如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则是心有猜测。
如此完善的制度,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想好。
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
虽说李世民同样是智慧近妖之人。
甚至在年轻时,有人戏称他为‘大隋第一聪明人’。
但刚刚他提出的卫所制度,显然不会是朝夕就构想出来的。
否则的话,大唐现在也不会依旧是府兵制。
或者说,早就在不断改进了。
在他们看来,这种制度极为完善。
集兵、农、甚至商为一体,可做到自给自足。
就是朝廷不发军饷也不会有任何养成问题。
这种制度,不仅让老百姓觉得朝廷有温度,会替它们着想,还切实节省了成本。
以往,无论是养兵,还是发军饷,对朝廷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款项。
这些钱最终还是要从老百姓身上抽取。
如此一来,可以说是个恶性循环。
百姓抱怨赋税严重,并且并不能归家,容易产生逃兵。
而朝廷则是不堪重负,还会因为士兵战斗力弱,导致经常吃败仗。
两边都有问题,就会导致更加尖锐的阶层矛盾。
所以,卫所制度的出现,绝对是颠覆性的。
其功在千秋,其利在万民。
妙!
绝妙!
正是因此,长孙无忌等人,心中自然想到了九龙学斋的秦明先生。
也只有这位‘神人’,才能如此天马行空,有如此超前的思想。
长孙等人在思考时,李世民叫来了太监,并且当场就要下旨。
“传朕谕令!今日起,命裴行俭前往辽东,替朕掌管东突厥。
“朝廷会配合,在辽东兴建都指挥所,裴行俭兼任辽东地方太守!
“并且配合朝廷,将辽东划分区域,每个区域设置卫,下辖诸所……
谕令内容很长。
而听到李世民的任命时,很多高官都欲言又止,眼里满是羡慕。
先前没有卫所制度,辽东就是个难以管束的‘不毛之地’。
现如今,辽东已经变成了香饽饽。
但陛下显然有他的考量,谁都无法插手。
而听到谕令后,裴行俭立刻上前接旨。
“谢陛下隆恩!
他之前并不被朝廷重视,即便有才华也无处施展。
如今,辽东就是他的大舞台,正好让他大显身手!
朝议结束后,裴行俭立刻启程前往辽东。
这是大唐天子的命令,也是决定他未来的圣旨!
尚书房内,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个老家伙已经在了。
他们实在是很好奇,究竟是谁给陛下出的主意。
因此在朝议之后,他们都来见李世民。
“陛下!您今日所提的卫所制构想,真的是?
房玄龄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奔主题去。
其他人也纷纷望向李世民,眼里满是好奇之色。
“怎么,你们就这么不相信我?
李世民的语气很冷,眼神也冰冷无情。
但正是如此,房玄龄等人更加确定,这卫所制度,绝对不是陛下自己的构想。
陛下那样骄傲的人。
若真是他自己的构想,如果被质疑,恐怕就不是语气冰冷,或者跟他们甩脸色那么简单了。
看众人怀疑的目光,李世民也不打算装了。
“好吧,我昨日上了九龙学斋。
“这卫所制度,便是秦先生告知我的!
果然!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心中释然。
房玄龄则是很震惊。
他没想到,一个教书先生,竟然对国家大事也能参悟得如此透彻。
这样的大才,为何之前在大唐寂寂无名?
小说《大唐:我真没想教皇帝养猪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