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乃出一丽人。女衣彩裳,云发飘拂,貌若姮娥,目含柔善。女执帚洒扫,入庖炊爨,举止娴雅,若谙其详。

端愕眙良久,始信此女即日为营膳者。感而心喜,乃徐入舍,立女后,轻声曰:“姑娘,承蒙累日眷顾,敢问何为若此?”

女为声惊,回首见端,赧然面赤,俯首微言:“恩公尚记溪畔所救之螺乎?妾即彼也,感君救命之恩,又慕君之纯善勤笃,故化形相报。”

端闻之动容,视女而诚言:“姑娘厚意,端心领之,然如此劳烦,于心何忍?”女抬首,泪盈于睫,曰:“恩公,此皆妾愿。在妾观之,君心善性朴,为君执事,妾心欣然。”

自兹,端与螺女同栖,共操井臼,同享忧欢。女心慧手巧,理家井然,且授端诸般技艺学识,端之生业愈殷实佳善。端亦怜女,暇则采野花相赠,述幼时琐闻以悦之。

岁时迁流,二人情好日笃,遂于村中行合卺之礼,结为连理。村民咸喜,皆来相贺,愿其琴瑟和鸣,福泽绵远。

惜哉!好景未长。一日,女忽忧容满面,谓端曰:“恩公,妾本田螺精,缘犯天条,谪降人间,今限期至矣,当返天庭受罚,否则祸及君身。”端闻之,五内俱焚,执女手泣曰:“姑娘,安忍弃我独去?愿与共赴艰难。”女垂泪摇首曰:“恩公,此乃天数,不可逆也。君但放心,妾必铭记君恩,念及往昔。”

言迄,女化五彩光,冉冉升天。端望空涕零,仰首大呼女名,冀其复返,然空际唯光渐消,寂无应者。

端心碎神伤,然知女为护己而去,遂振而起,奋勉营生,信己怀善抱望,女必于天垂佑之。

后,端日至昔与女同耕之田,追念往昔,唏嘘不已。而螺女之事,遂传于村,为众口称述之佳话,励后来者以善为心,勤作本,信真爱或于不意间临焉。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