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清楚该如何与赵家太夫人相处,初见面便被赠予这意义非凡的大礼,也不知该做如何回应。我的公爹,赵尚书许是看出我的不知所措,附和着说,长辈送的见面礼是一定要收下的。我欠身回了一礼,“毓婉谢过太奶奶。”
看出我的精神不佳,在向我的公爹和婆母敬完茶以后,太夫人便让我和清言哥哥回去休息了。
我的婆母不是清言哥哥的生母,清言哥哥的生母是赵尚书的原配夫人,八年前因难产一尸两命,又过了两年,赵尚书迎了苏老将军的外甥女做续弦,便是我现在的婆母。
苏老将军满门忠烈,永宁二年,苏将军与苏老将军的三个孙子相继战死沙场后,花甲之年的苏老将军向圣上请战,拼死护住了边关两城,只可惜,之前边疆战士伤亡过重,还是丢了三城。苏老将军受了伤,回到盛京时已是时日无多。我记得,他带兵回城那日,圣上亲迎,父亲带我在福记楼上看。苏老将军目光矍铄,腰背挺直,说大丈夫当马革裹尸,保家卫国,死而后已。
我记得父亲当时很不开心,一直唉声叹气,饮了许多酒,至最后竟哭出来。我问父亲为何流泪,父亲只摇头,不说话,当时不明白为何,现下全明白了。正是因为父亲向敌国提供的边城地图,和他同兵部的人一同吃酒谈到的信息,提供给了敌国,信息不多,却让苏家一年半的时间折了父子四人,连失三城,苏老将军虽凯旋,却也是时日无多,父亲叹气落泪皆是因为愧疚。是我们林家对不住苏家,对不住战死的将士,也对不住失去的边关三城百姓。
后来,苏老将军去世,一年后,苏将军的夫人承受不住丈夫和儿子都阵亡的打击,抑郁而终,苏家便只剩一个孤女,与我同岁。
也难怪,敬茶时,婆母看我的眼神,甚是冷淡,婆母是苏老将军的外甥女,虽不姓苏,但她舅父一家皆因我家而死,是该恨我们林家人入骨的。
清言哥哥让我回去再歇一歇,他同赵尚书要出门处理一些事务。
我在赵府中,挂念家人,想着只要回门便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