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站在一片狼藉之中,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役,他的名字将传遍边疆。
这一役,安禄山声名大噪。他的战功传遍了边疆各地,也传到了京城的朝堂之上。人们对他的勇猛和智谋赞不绝口,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英雄。
不久后,安禄山被调回京城,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
走进皇宫的安禄山,刻意收敛了自己的凶悍之气,装出一副恭顺忠诚的模样。他在唐玄宗面前跪地叩头,口中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安禄山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唐玄宗看着眼前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满意地点了点头:“安禄山,你在边疆的功绩朕已听闻,今日一见,果然是一员猛将。”
安禄山连忙说道:“都是陛下洪福齐天,臣才有机会为国家效力。陛下的英明领导,让臣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站在一旁的张九龄却从安禄山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和野心。他心中暗自警惕,觉得此人并非像表面上那么忠诚。
张九龄上前一步,对唐玄宗说道:“陛下,此人心术不正,虽有战功,但不可不防。”
安禄山心中一惊,脸上却依然保持着谦卑的笑容:“张大人这是何意?下官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张大人莫要冤枉下官。”
唐玄宗皱了皱眉头,对张九龄的话有些不满:“张九龄,安禄山刚刚立下大功,你不可无端猜忌。朕相信他的忠诚。”
张九龄据理力争:“陛下,臣观此人眼神游离,定有隐情。还望陛下三思。臣一心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绝无半点私心。”
但唐玄宗却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反而对安禄山更加信任,赏赐了他许多金银财宝和官职。
安禄山离开皇宫后,心中对张九龄充满了怨恨:“张九龄,你等着,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好看。你竟敢在陛下面前诋毁我,我不会放过你的。”
回到家中,安禄山开始谋划着如何进一步获取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