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她念出过的诗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马车停下,信使唤我与陛下下来。
映入眼帘的,是山间一座再简朴不过的茅屋。
陛下在门口停顿了许久,才走了进去。
那屋子里的摆设很简易,除了卧榻,便是一张桌案。
桌案上放着一个木匣,旁边堆着几摞堆得高高的书。
陛下走过去,打开那木匣。
放在最上头的,是陛下幼时练字用的字帖。
上头还凌乱地列着陛下稚嫩的字迹。
陛下又从里头拣起一只风筝。
我认得那风筝。
是陛下十岁那年,亲手做了,送给太傅的。
陛下写给他的信,也一封不落,被他整整齐齐地收在那匣子里。
那匣子里,还有陛下绣给他的手绢,陛下贪玩时捏的两个小泥人,甚至还有陛下上学无聊时,随手搓的两个纸团子……
件件与陛下有关。
甚至,许多东西,陛下或许都已经不记得了。
但却被他珍重地全都藏进了这个木匣子里。
“原来,他从宫里带走的匣子里,装的是这些啊。”
陛下的眼已红了。
她又随意翻阅旁边的书。
刚打开一本《前朝政要》,那书却已是旧的往下掉着书页。
陛下拾起书页来看。
那书页旁,密密麻麻地遍布着太傅的字迹。
“此举可为景和新政所鉴。”
“此方略可解景和之忧,切记在回信中附上。”
她又扯过其他几本书来看。
每一本皆被太傅翻得极旧,书页都已泛黄。
上头都细细布着他的笔记。
却是句句不离 “景和”。
陛下的泪已如断了线一般。
她将那书和匣子抱在怀里,哀恸地哭出了声。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
陛下曾经说,太傅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