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博士毕业都三十了,生孩子算高龄产妇吧?”她默默把拿铁搅出旋涡——就像离心机里那些始终无法均匀分散的纳米颗粒。

转机出现在某个通宵校准透射电镜的凌晨。

论坛私信突然跳动:“您好,我们是‘科研人生’职业规划平台,注意到您发表的二维材料综述,可否签约成为‘青年科学家经纪人’?”

创始人徐总在咖啡厅展示PPT时,身后屏幕轮播着各类案例:帮诸位研究员打造科普网红IP,物理学博士对接新能源企业横向课题……

“我们要让科研成果穿透实验室高墙,”他推过合同,“就像量子隧穿效应。”

牛顿的手指在违约金条款上停顿。

那些曾被导师贬为“垃圾数据”的失败实验,此刻在商业模型里化作“科研试错数据库”;

她为学弟妹修改论文练就的文字能力,成了给企业撰写技术白皮书的资本。

合同最后一页的签名栏泛着冷光,像超导体进入临界态前的微妙震颤。

首次直播科普那天,牛顿在镜头前举起石墨烯薄膜:

“这厚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却能承受大象的重量,石墨烯具有宏观的量子效应,甚至可能实现超导机制。”

弹幕飞过“老婆贴贴”和“听不懂但牛逼”,打赏火箭炸开虚拟烟花。

下播后收到私信:“姐姐,我高二,今天决定报考物理系!”她突然想起大二那个在日记本里画宇宙的少女。

实验室的应急灯在午夜自动亮起,牛顿盯着低温恒温器里失控的量子比特阵列,

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咱家收音机的杂音都比这信号稳定。”

三小时前,导师在组会上把她的开题报告摔在桌上:“用超导量子比特模拟超算?还神威·盖亚之光呢,你以为这是科幻小说吗!”

散落的纸页中夹着母亲昨晚发的语音转文字:“你王叔的侄子在上海做半导体销售,月入三万八……”

她抓起实验服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