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完整版)
2023年春分,钱塘江面漂浮着上游冲来的玻璃瓶。陈河数到第47个漂流瓶时,晨跑的老周在他身旁急刹:“小伙子,会看水电图纸不?”老人工作服上的灰浆斑点,像极了那年东莞玻璃厂的飞尘。
装修工地的日光穿过防尘网,在陈河脸上织出细密的金线。他握电钻的手在颤抖,墙灰簌簌落进领口,这感觉比握外卖车把更踏实。“零线火线接反了!”老周抢过剥线钳示范时,他忽然看清老人缺失的小指——和东莞工友被机器咬断的位置相同。
夜校教室的节能灯管嗡嗡作响。陈河缩在最后一排,看退役工程师用粉笔画管线图。同桌瓦匠的课本上,稚嫩蜡笔画着戴安全帽的小人,旁边歪扭写着“爸爸是超人”。课间他蹲在走廊吃冷包子,听见两个年轻工友争论:“...考到建造师证日薪能涨五十...”
梅雨季的实操考试现场,陈河在双目失明的老电工指导下接线。考官发现他竟能用指尖分辨线芯温度,这绝活是十年流水线练就的肌肉记忆。合格证书寄到那天,母亲把塑封照片供在灶王爷像前,香灰落在“职业资格”四个烫金字上。
寒露清晨,陈河在未竣工的CBD大楼安装通风管。他的工具包别着夜校颁发的“全勤奖”徽章,阳光穿透玻璃幕墙,在镀锌钢管上折射出彩虹。手机震动,三婶发来语音:“姑娘听说你是技术工,不要彩礼了...”
大雪那日,陈河作为副手参与亚运场馆电路检修。老周在脚手架突发心梗,抢救前硬把二级建造师笔记塞给他。陈河抱着那本浸透汗渍的笔记,在急诊室外背管道焊接口诀,忽然发现知识竟能对抗死亡带来的虚空。
除夕夜,他包下网吧包厢看建筑网课。视频里教授讲解的给排水系统,让他想起绍兴古镇那些被游客堵塞的下水道。零点钟声敲响时,母亲发来戴着呼吸机的自拍,身后病房电视正播放他参与建设的场馆新闻。
惊蛰雷声滚过杭州城时,陈河在夜校走廊遇见送外卖的年轻人。对方头盔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