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的特别提醒铃声响起。

他抓起车钥匙冲进雨幕,副驾驶座上还扔着本《纺织材料化学变性研究》,书页间露出半张泛黄的老照片。

雨幕中的迈巴赫亮着双闪,我的高跟鞋踩过积水。

我今天戴着他送的翡翠胸针,发间栀子香混着雨汽扑面而来:“pH值异常的绣线接触过新型固色剂?”

陆川将平板电脑转向我,屏幕上两份检测报告数据正在重叠:“还记得三个月前那批过敏投诉吗?”

他伸手调整车内空调时,袖口露出腕间结痂的灼烧伤痕。

7警报声突然炸响,我的手机弹出红色预警:广州仓温控系统遭黑客入侵。

陆川猛打方向盘拐上高架:“抄近路,十五分钟!”

仪表盘蓝光映亮他镜片后的瞳孔,导航终点赫然是林氏集团数字中台中心。

监控屏幕泛着幽蓝的光,我的珍珠耳钉在警报红光中碎成十七个光点。

我快速输入管理员密码,发现温控参数被人篡改成烘干模式——这对湿度敏感的云锦面料无异于死刑判决。

“给我四分钟。”

陆川扯开领口跳进设备间,工具箱第三层藏着特制pH试纸。

他贴着滚烫的服务器机柜侧身移动,灼伤疤痕擦过金属接缝时突然顿住:二十年前父亲实验室爆炸前,通风系统也出现过类似异常升温。

顶楼仓库传来布料撕裂声,我踩着消防通道往上跑。

月光从气窗斜切进来,照亮三个正在剪碎样衣的蒙面人。

她握紧翡翠胸针按下报警器,孔雀羽暗纹在掌心烙出红痕——这是陆川改装过的定位装置。

消毒水味道刺破记忆。

陆川在手术室门口摊开染血的试衣单,我的字迹在葡萄糖输液管下晕开:“墨竹纹样需调整竹节比例。”

他忽然发现每行字间距都精确控制在2.3毫米,和我强迫症般完美的设计图如出一辙。

“患者对尼龙纤维过敏史。”

护士举着破碎的旗袍绣片冲进来,陆川瞳孔骤缩。

这不是普通涤纶线,浸泡过β型偶氮染料的丝线遇血会产生神经毒素。

他扯断腕间绷带扎紧我的上臂,急救车顶灯将两人影子钉在车厢铁皮上。

凌晨三点,我在病床上敲击虚拟键盘。

止痛泵随着我心跳频率闪烁,陆川的手正覆在输液管加热器上。

“38.5℃体温能让药物扩散速度提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