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反问:“你知道小米多少钱一斤不?”
范进摇头。
想到大米不到两元一斤已是很好,小米不是更加便宜吗?
水清好笑的替他解惑:“普通小米四五元一斤,一斤小米能买两斤大米了;
有机小米十七八块一斤,能买八九斤大米,你说说用大米换还是小米换?”
粗粮在古代不值钱,但华国人追求健康,商城里粗粮比大米白面贵是正常的事。
范进惊讶的张了张嘴。
小米竟然比大米贵了这么多!
他懵懵的询问:“什么是有机?”
怎么有机后价格区别这么大呢,是非常好的东西吗?
那,可以买些给水清吃.....
水清通俗易懂的说明:“就和你们这儿种出来的一样。”
不用化肥,而是农家肥,不打农药,土质也没有污染。
这不就和山水村种出来的小米一样一样嘛。
范进沉默了。
片刻后,他坚毅的道:“用大米换!就说我那同窗种的水稻最为多。”村民舍不得吃大米的话,他们自行再去赶集时交换即可。
两人就大米的斤数也达成了一致。
约定两斤半大米换一斤新鲜鸡头米。
这个斤数是经过多方考虑后决定的。
大米九文一斤,府城新鲜鸡头米最多也就十二三文一斤,倘若给的太多,和常理不符,后面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毕竟挣的多,也不想压着价给,他们可以是商人,但不想是奸商。
胡屠夫带来的汉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个个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别说水清这个女子不需要帮忙,就连范进也被归类于‘文弱书生’一类里面。
按照他们的话说:“侄女婿是读书人,盖屋子这类粗活哪能劳烦读书人做。”
“姑爷以后要当官老爷的,那手是拿笔杆子写字的,可不能做粗活。”
“咱们干活你们放心!保管盖的又快又好。”
.....
农村人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艳羡,打心底觉得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范进被夸的脸颊红红,手足无措,尤其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生怕岳父那边的亲朋邻里以为他是不信任才在旁边监工,连忙张口想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