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但士兵要是人数过了百人,仅靠庄园本身的防御系统和佃户,想要应付起来就有一点吃力了。
当然,如果士兵过了千人就好了。
到了这个时候,庄园里面的人除了等死之外,一点别的办法都没有。
在这样的时间段,我把陈敬之的心腹从城外调到了城里。
这么大的恩情,不亚于再生父母。
庄园内部的族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陈敬之好的时候,它们这些族人不过就是路边的阿猫阿狗。
有好事,陈敬之可从来都没想过想过它们。
而我呢,不仅给了给它们上升的途径。
同样的,也给了它们做人的机会。
这样的恩情,甚至比皇上的恩科都要重上几分。
更重要的是,嫂夫人对我十分满意。
偷偷摸摸三个月,嫂夫人到底还是借着我这个大管家的手,给她的父亲张将军筹到了够城内吃上三年的粮食。
对于张青山来说,这就是他和各方周旋的底气和资本。
张青山对女儿很满意,嫂夫人对我也很满意。
先不说如今的陈敬之早就过了而立之年,大腹便便的。
就说嫂夫人青菜豆腐的吃惯了,吃大鱼大肉,她一时间缓不过来。
三十多岁的大叔太油了,嫂夫人这个妙龄少女很难喜欢。
这并不奇怪!
陈敬之再好,他也是已经年过中年的富态人了。
又怎么会有我这样的少年读书人来的垂涎欲滴呢?
我和嫂夫人的第一次虽然是我算计来的。
但后续我对她花了不少心思,到现在,我们两个可以说的上是双向奔赴。
我求她的现在,她赌我的未来,指天为誓,以儿为凭。
嫂夫人怀孕了,我对张家自然更加用心。
同样的,嫂夫人的一颗心也全都系在了我的身上。
借口城里太闷,嫂夫人到乡下散心,我和她在乡下属实快活了很久。
也避开了显怀这段时间。
当然,陈敬之对嫂夫人也不在意。
就算嫂夫人在家,两人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两面。
经过了将近一年潜移默化的安排,陈敬之也到了将要下线的时候。
今年秋收,我和柳青青陪着陈敬之来到了庄园。
这是陈家最后一次秋收。
这次秋收之后,吴王的兵就要打过来了。
陈敬之想要亲自盯着粮食运到城内。
因为这可能是陈家上下未来甚至十几年的口粮。
看着佃户秋收,当着我的面,陈敬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