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齐了开始扮。
我翘首以盼,因为习俗中扮神明会给你带来好运和健康。
过了一刻钟,戏班中人也多了起来,表弟同邻居家孩子也在倒是我意料之外。
等戏班的一把手来了便给我几人打花脸。
太阳出来不久,广场上的乡亲已经是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贾平凹笔下的《秦腔》中描写的,诠释了这里红火的场面。
几个精壮的后生去打一口大鼓,告诉着山野,上九社火要开始了。
打上花脸,穿上戏服,几个老人跪下烧香祷告后便开始耍社火了。
邻乡的社火队伍同样花红柳绿,热闹非凡。
几队在关庙前“会师” 游社火便从山脚下开始了。
车徐徐而行,炮仗声不绝于耳。
也让我想起来《红楼梦》灯谜中的“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成灰。”
我猜猜肯定没有我们耍社火的热闹。
王叔扮的关公自然是前面开路,周仓,关平紧随其后。
我扮的黑虎赵公明站在高台威风凛凛,表弟一身红冠红衣,手持翻天印。
邻家小伙文官打扮,手拿文书意为天官赐福……摆好了阵势,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得益于党与国家的好政策,山路在10年前便硬化了。
社火队伍走到拐弯处,有一幽径,我并不知道它通向哪里,童真时也未去探索过。
只看到会慢慢消失在视野里,大抵那里埋藏着农人的宝藏吧。
过了弯,有一处崖,眺望过去,可看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为滑坡留下了一个尖嘴猴腮的鬼脸。
还小的时候一人走山路,它便催促着我回家的脚步。
崖边还有几棵探春梅和桃花,只是北国的风雪让它正月里还不能绽放。
崖边有处草甸,果树光秃秃的,枝尖的小苞芽在锣鼓和炮仗声中欲要焕发新生。
“会师”的地点是关庙,终点也是关庙。
从山下进了村庄,便在各家各户去送祝福。
霎时,便到处传来鞭炮声响。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喜乐。
嚯,路一下陡了起来,住在最高处的人家也不能少了去。
锣鼓声吓得草垛旁的狗叫了起来,红灯笼都在巷子里高高挂起。
我想那应该是老百姓所向往的,他们总露着淳朴的笑,甘肃人民是很好客的,从土地里面长出来的人又会有多少坏心思呢?
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