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微不足道的错别字问题,却成为李明求学生涯中难以翻越的巍峨高山,阻挡着他前进的道路,让他在知识的海洋中一次次迷失方向。

故事,得从他的童年说起。

小学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和“已经”两个词,让同学们用它们造句。

李明思维活跃,第一个高高举起手发言:“我自己能完成作业,已经不需要妈妈帮忙了。”

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王老师也微笑着点头称赞,那一刻,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喝彩,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课堂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光芒四射。

可当他拿起笔在作业本上书写时,却犯了难。

“己”和“已”这两个字,在他眼里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怎么看都几乎一模一样,无论他怎么努力分辨,写出来时还是常常出错。

他眉头紧锁,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作业本,仿佛这样就能逼迫那些字词乖乖就范,按照他的意愿正确呈现。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洇湿了纸面,可笔下的字依旧错误百出。

“唉,怎么又错了!”

他低声嘟囔,声音里满是无奈与沮丧,手中的笔仿佛被施了魔法,不受控制地写出错误的笔画。

他反复擦掉重写,纸都被擦破了一个小窟窿,那两个字却还是倔强地错着,像是在无情地嘲笑他的努力,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

<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学业负担日益沉重,李明的错别字问题也愈发严峻,如同滚雪球一般,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

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买来琳琅满目的字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一丝不苟地临摹。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进房间,他就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地描摹,阳光洒在他的背上,映出他专注的身影,那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单;夜晚,城市陷入沉睡,万籁俱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鸣笛声,他还在台灯下,重复着单调的书写动作,台灯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那影子也在为他的努力而默默陪伴。

可收效甚微,那些顽固的错别字依旧频繁出现在他的作业本和试卷上。

他就像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无底深渊,越是挣扎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