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随乐声击节而歌,杜甫醉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飞花令以“春”字为题,行酒令作诗,对不上者罚饮三杯。
王维首句“春山如黛映新妆”,高适接“春风吹度玉门关”,李白大笑:“此令当改,以‘酒’字续之!”
李白忽命撤去灯烛,唯留池畔星辉与荷灯摇曳,称“暗室生诗魄,醉眼见天心”。
池中倒映的星河、夜风拂过竹叶的簌簌声、酒盏中晃动的月影,皆成诗材。
杜甫忆起与李白天宝初年的长安游宴,慨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高适则借西域风沙,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以磅礴气象抒怀,引得众人拍案称绝,贺知章拊掌:“太白此诗,当为酒中仙音!”
杜甫:“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成,高适击节:“子美此句,直击肺腑,当浮一大白!”
王维《荷灯谣》:“轻舟泛星河,荷灯引诗魂。
墨染千年月,醉卧碧罗天。”
其诗禅意盎然,李白赞曰:“摩诘之诗,如画中诗,诗中画,当以竹影题壁!”
即兴创作诗笺传唱:每成诗,即由小童悬于花枝,宾客可即兴和诗。
杨万里和李白《醉赋天问》:“太白狂歌惊天地,吾辈当以诗为梯,共攀青云!”
酒令催诗:高适提议“以酒器为韵”,杜甫以杯盏“觥”字赋诗:“觥筹交错处,诗魄化蛟龙”,众人笑称“子美醉中犹不忘炼字之功”。
墨舞交融:李白趁醉挥毫,以《兰亭序》笔意题写“醉诗台”三字,墨迹如龙蛇游走,贺知章叹:“此字当刻石,传之后世!”
李白与宾客的互动; 李白的主持风格与宴会主导李白穿梭席间,或拍案高歌,或倚栏长啸,时而以“诗仙”姿态点评诸作,时而化身“酒痴”与宾客斗酒。
其豪放不羁,引得全场笑声不绝。
见杜甫沉吟难对,李白夺其笔代赋:“子美若困,太白代笔!
君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对王维禅诗,则笑谑:“摩诘诗中有佛,太白诗中无禅,何不以酒破之?”
遂泼酒入砚,称“此墨染酒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