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可太市侩;对圣人恭敬,但又不可太谄媚;将谢家门风和为民为君大义之间做好平衡。

可以说三条路当中,谢承砚这条路走的最为艰难。

这事儿也就他最适合做。

他娘外嫁后便去了凌州,他爹也算是当地不小的一个商户,但是在谢承砚八岁时发现了,他的数算和经商之才后,直接把他送到了珠城。

[咱家这点小生意根本就用不上你这种惊世之才费心。]主家收有才干的孩子经过考核后,是会给父母一万两安心费的。

也不是说这是买孩子的钱,就算孩子之后没有在主家做事,这钱也是要给的。

他爹从把他送来谢家开始,那嘴角就没下来过,像是个价格谈拢了的拐子。

刚开始大家就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怪心疼他,来大家发现他跟他爹一样是个没心肠的。

相处久了之后,我们小一辈的都发现他是个惯会装乖,全府上下就没有不喜欢的。

有时候后他说两句话比别人多使2两打赏银子还有用。

当然,我们也想不到他能完成的如此之好。

虽说这官只有从八品,但让一个汉人进内务府是大越王朝开朝以来从未有的事。

谢家人永远都在给我惊喜。

6第二批人。

谢羽泽和兄弟谢羽泉已经十日未洗漱了。

他们坐船,停在津府。

徒步走向冀州。

全程一个干扁的破包袱,一根木棍,就那落魄模样,全程没有任何难民打过他们的主意。

此次凌州大灾,灾民分两批,一批一北上一批南下。

他们两兄弟就是要跟上北上的那一批灾民。

到了冀州,听闻他们的知府大人已经急得嘴上长了一圈燎泡。

冀州再往上就是京城了,天子脚下如此之多的灾民涌入,他这脑袋怕是不想要了。

还好,此番天子南下没有个数月是回不来。

但上面的人不想惊动皇上,不愿拨款。

发动那些富豪乡绅捐款,但收效甚微。

冀州大小官员不知如何是好。

城内是不允许灾民进去的,一里外杂乱着一片窝棚房。

有的是破布,有些是茅草。

一家五口人挤着,甚至十来个人挤一间。

也有人直接躺在空地上双眼无神的望天。

周围设立了七个粥铺,一日两餐,寡淡的白汤,每碗的米都能数的清。

7两人杵着棍想往前走,却被衙役拦下了。

弟弟谢雨泉将衙役中的头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