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她立刻找到沈阿公以及那些心灵手巧的阿婆们,和他们商量开设手工艺体验区的事情。
沈阿公听了,激动地一拍大腿,“好啊,好啊,我这一身手艺,可不能带进棺材里去,能教给更多人,那是好事!”
阿婆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说干就干,沐田田和张晓琳带领着村民们,将村子里的一间旧仓库改造成了手工艺体验区。
他们打扫卫生、布置场地,将沈阿公的木工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阿婆们的针线和布料也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体验区开业的那天,热闹非凡。
游客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队,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乡村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进木工制作区,拿起刨子,学着沈阿公的样子,开始刨木头。
他的动作略显生疏,但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好奇。
木屑如雪片般纷纷落下,不一会儿,一块粗糙的木板变得光滑平整。
小伙子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太有意思了,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木工制作,没想到自己也能亲手试试。”
在毛毯缝制区,一位小姑娘坐在阿婆身边,认真地学习着针线活。
阿婆手把手地教她,“孩子,针要这样拿,线要穿得整齐。”
小姑娘学得有模有样,一针一线地缝着,不一会儿,一块漂亮的毛毯雏形就出现了。
她抬起头,开心地对阿婆说,“阿婆,您看我缝得怎么样?”
阿婆笑着点点头,“好孩子,学得真快!”
整个体验区充满了欢声笑语,游客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随着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的村子也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他们看到了这个曾经破旧冷清的村子如今的巨大变化,也渴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沐田田和村民们一一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着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村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大家携手共进,为乡村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沐田田看着这样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
她想起刚回到村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