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五味杂陈。

这些无声的纸张,仿佛是受害者们的泣血控诉,见证了这一场场令人发指的罪行。

“你们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但实际上,你们只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刽子手。”

林夏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而此刻,真相虽然已经浮出水面,但林夏深知,这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远比案件本身更加复杂和沉重。

这个社会对受害者的偏见、网络暴力的肆虐,这些才是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根源。

她明白,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声证词 第五章:证词的重量随着陈立及其同谋的落网,这起震惊全城的连环凶杀案看似迎来了正义裁决的曙光。

然而,林夏和周衍万万没想到,后续的发展竟如同一场荒诞而又残酷的闹剧。

媒体在利益与偏见的双重驱使下,对案件的报道依旧偏离了正轨。

他们对凶手令人发指的罪行轻描淡写,反而将受害者那些所谓“不光彩”的过往反复渲染,报道中充斥着充满暗示与引导性的语言,轻而易举地将大众的关注点从凶手的残暴行径转移到受害者的“道德瑕疵”上。

舆论场中,各种冷漠与偏见的声音甚嚣尘上,仿佛受害者遭受的苦难皆是咎由自取。

法庭上,本应是正义得以伸张的神圣之地,此刻却被诡谲的氛围所笼罩。

辩护律师巧舌如簧,利用社会对受害者的固有偏见,以种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为陈立及其同谋开脱罪责。

尽管林夏和周衍呈上了如山铁证,详尽地阐述了凶手们的犯罪事实和恶劣行径,但审判的天平却并未能如他们所期盼那样倾向正义的一方。

最终的审判结果,如同一记重拳狠狠砸向林夏的心口。

陈立等人并未受到应有的严厉惩处,那些与他狼狈为奸的“审判团”成员,也大多凭借各种手段逃脱了法律的严惩。

当法官宣判的那一刻,林夏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她眼睁睁地望着被告席上那些面露侥幸之色的凶手,心中的愤怒与绝望如同汹涌的暗流,几乎将她淹没。

案件结束后,林夏失魂落魄地走在街头。

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再次降下倾盆暴雨。

她手中紧紧握着那枚从苏晴体内取出的金属片,泪水在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