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看见自己锁骨下的淤青,突然想起母亲——那个死在古拉格劳改营的钢琴教师。

“你合格了。”

伊万诺夫递给她一枚铜制徽章,“从现在起,你是‘红狐’。”

---#### **3. 1991年,柏林墙倒塌的夜晚**娜塔莎在东德执行任务时,电视里播放着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演说。

她的联络人喝得烂醉,把机密文件扔进壁炉:“完了,全都完了!”

那晚,克格勃总部烧毁了无数档案,她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狂欢的人群举着火把涌向柏林墙。

三个月后,训练营解散。

伊万诺夫塞给她一把钥匙:“基辅有套公寓,别回来。”

她打开公寓保险箱——里面是一本瑞士护照、十根金条,和一张泛黄的照片:母亲抱着幼年的她,背后写着**“记住你是谁”**。

---#### **4. 黑水镇的红发幽灵**1995年,娜塔莎出现在中俄边境。

她本想去中国南方隐姓埋名,却在黑水镇被谢尔盖的手下盯上。

对方认出她曾是克格勃,威胁要向俄国黑帮出卖她。

“不如替我干活。”

谢尔盖的金牙闪着光,“听说你们‘红雀’最擅长……说服男人?”

她笑着拧断了他的手腕。

第二天,谢尔盖带着三箱伏特加登门道歉,请她当“白桦林”酒馆的老板娘——实际是走私集团的耳目。

直到那枚怀表出现。

---#### **5. 怀表里的旧世界**怀表是伊万诺夫的遗物,由一名垂死的克格勃老兵带到黑水镇。

表壳内侧刻着娜塔莎母亲的名字。

**“你母亲不是病死的。”

**老兵临死前抓着她的手,**“她发现了‘狐狸洞’的黄金,伊万诺夫亲自处决了她……”**沙暴夜,当张震山在军火库找到黄金时,娜塔莎正用匕首抵着谢尔盖的喉咙。

“你知道我为什么留你到现在吗?”

她在他耳边轻声道,“因为伊万诺夫是你舅舅。”

刀光一闪,谢尔盖的金牙滚落在地。

---#### **尾声:风中的《喀秋莎》**娜塔莎越过边境时,没带一块黄金。

她只拿走了母亲的照片,和那枚永远停走的怀表。

远处传来《喀秋莎》的旋律——是张震山在界碑旁拉着手风琴。

她没有回头。

(完)#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