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职场反击,建立壁垒。
张伟和李莉大概都以为我离开公司核心圈太久,已经没什么威胁了。
他们错了。
我利用还在公司的旧识,了解到当初我那个“重要项目”的后续。
果然,张伟作为名义上的负责人,独吞了大部分功劳,还把我的一些关键创意说成是他自己的。
而李莉,则凭借着“协助有功”,也分到了一杯羹。
我冷笑。
是时候让他们知道,偷来的东西,总要还的。
我联系了当初项目组的一位核心成员,也是我的学长,一个技术扎实但不太擅长交际的老实人。
上辈子他因为替我说了几句公道话,被张伟和李莉联手排挤,最终黯然离职。
我约他出来,开门见山:“学长,当初那个项目,核心算法和架构是不是你独立完成,部分关键创意来自我这里,张伟只是做了些统筹和汇报的工作?”
学长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点头:“是……但当时……我知道当时的情况。”
我打断他,“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
把当初你保留的原始代码、开发日志、还有我提供给你的创意草图邮件,都找出来。
我要让某些人,把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吐出来。”
学长看着我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沉默片刻,重重点头:“好!
我早就看张伟那小子不顺眼了!”
有了学长的支持和原始证据,我开始下一步计划。
我没有直接去公司闹,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聪明的方式。
我将整理好的部分证据,匿名发送给了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并暗示这些核心技术存在“原创性争议”。
我知道,商业竞争的残酷性,足以让这件事发酵。
一旦对手公司抓住这个把柄,必然会大做文章。
到时候,张伟和李莉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四) 裂痕:风雨欲来日子在暗流涌动中一天天过去。
张伟大概是感觉到了我的变化和疏远,试图修复关系,但他那些廉价的温柔和空洞的承诺,在我看来只剩可笑。
他母亲倒是没再敢轻易上门撒泼,但电话却没少打,主题只有一个:要钱。
张军要换手机了,老家房子要修了,她自己“老毛病”又犯了……各种名目层出不穷。
我一概以“最近手头紧,公司效益不好”为由拒绝。
“手头紧?
我看你是翅膀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