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法算是网文常见误区,我刚开始写网文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想法。
就是我看那些很火的文,具体到某段话的遣词造句,具体到一些主角的口头禅和燃点金句,还不如我。
就他这一本书确实牛,但具体到某一个桥段,我有自信写得更好。
我最喜欢的网文作者是猫腻,就爱他那个文青范儿。
所以我第一本文甚至会在专门的地方有“炫技片段,就像歌手大赛选手飚高音似的。
我曾经仿照《全职猎人》蚂蚁篇的王城决战,专门对某场战斗多角度全方位逐帧描写,精确到秒。
写完那一段花了四小时,但实际读者反响并不好。
读者和我说,读起来太复杂,太累了。
就很多时候你觉得牛的东西,那些帅气的排比,那些针上雕花的打斗描写,那些引经据典的诗词歌赋。
读者不是很在乎。
他是来看一故事的,他划着屏幕看的,他蹲坑摸鱼看的。
他没有办法如你所愿停下来,细品个三五回,琢磨你藏在字里行间的立意和彩蛋。
最近我把自己的一本书做成沙雕动画在b站去播,然后就需要把小说改成脚本。
这个过程里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文有多少啰嗦的,无意义的,矫情的,碎片化的东西。
大改之后,做成动画,反而收看体验比看原文更好,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然后我这才深刻体会到,写文的核心,还是阅读体验。
也就是一场睡前的浅度催眠。
一个读者,能够无障碍地,打开你的文,一口气顺滑地看下来,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
复杂的词汇,砍掉,复杂的句子,砍掉,啰嗦的对话,砍掉,记不住的设定,砍掉。
一切都是服务阅读体验,而不是服务作者本人的爽。
什么是好的阅读体验呢?
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看到半夜三点,仰天长啸,真他喵好看!
细节问题,读者能自己脑补,bug问题,读者追着剧情就晃过去了,但节奏乱了,就救不回来了。
我们终究是在讲故事,读者是在听故事,这是一个和短视频同赛道的东西,不是什么艺术品。
我以前写文,写到北京澡堂子吃东西,我还得去看视频,看文献,确定他们吃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自来红是什么东西?
什么馅儿的?
放在哪吃?
放在池子里的盘子上...
小说《某一个桥段》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