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那些消息也蒙了神,周伯伯还有我哥,他们还好吗?
挤在难民堆里往南走,不断的有人饿死,一开始还能互相帮衬着入土为安。
后来,都没有力气了,不去争尸而食,那就是好人了。
这世道,曝尸荒野都算个好结局。
11进了浔州,阿喻的老本行干不动了,他做起了跑腿生意。
从浔州收齐家书,然后送到千里之外的台州。
现在前线在台州,你方唱罢我方休,郑国退到台州总算稳住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阿喻这一去,便最少两个月,一封家书收5两银。
但死在路上,便一两银没有。
这是拿自己的性命来换钱。
走之前,阿喻把定金都给了我。
“安安,两个月我就回来,我跑了这一单我们就不用挣钱了。”
“阿喻,我们一块儿去吧,让我陪着你好不好?”
这段时间,阿喻也抽条了,比我高了一大截。
他摸了摸我的头:“乖安安,不行的,”他不让,但腿长在我身上。
周伯娘把我给捂晕了,我睡了三天。
我醒了之后,给周伯娘留了八两银,算是感谢她这一路的照顾,又留了一封说明去处的信,才算安心。
然后跟着征兵的军队,北上了。
乱世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想去,便都带上了前线。
但生死不论。
我的哥哥弟弟都在北地,我要往北走啊。
12只是差了三天,我以为军队急行赶路能碰上阿喻的,但没有。
一路都没有找到他。
到了台州,我当上了厨娘。
没有埋没周伯娘传给我的一手好厨艺,我在伙头军里混的风声水起。
半个军营的人都知道,厨房有个小姑娘做饭顶顶的好吃。
刚到台州的一个月,我便托人打探阿喻的下落,但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打探的人安慰我,说阿喻可能去别的营地送信了。
台州离益州很近,不忙了我就沿着驿道打听哥哥和弟弟,我总是想着,万一呢?
但过了三个月,哥和阿喻连个影都没看到。
这仗一打便是五年,郑军终于有了向前的势头,把前线往北挪到了益州。
这五年,我也抽条了,长高了不少看着像个大姑娘了。
对了,我今年十五岁了,放到平常人家都能谈婚论嫁了。
郑军收复益州时,我去了庙里,那个我睡了好几年的破庙。
庙里的乞儿早不知换了多少茬,他们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