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夫人不妨去凑个乐子。”
我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感觉自己身上出了汗。
我自然是识字的,但是哪里有吟诗作对的好功底,更何况京中才女众多,可见是要出丑了。
萧小郡主在纸上题了一首行军令——“千里乡关纷暮雪,金戈戎马战云遮,昆仑山下埋忠骨,横扫千军如卷席。”
我隐约觉得不对劲了,难不成因为安元奇是位将军,就一定要点他夫人的名来对行军词?
还是.……果不其然,像是验证我的猜测似的,萧小郡主突然冲我一笑:“夫人,安将军的词,对您来说没难度吧?”
竟真是安元奇的杰作。
当时那种状况,真是骑虎难下,人人都知安珵的夫人李氏是文士大家出身,连自家夫君的词都对不好,何止丢脸那么简单。
一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第一反应竟然是安元奇那样的粗人,竟然也会作诗?
萧小郡主大概只是想探一探李氏几斤几两,却歪打正着地敲打到了我冒牌货的身份。
会被拆穿吗?
我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但万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宫人铺好笺纸,我手握毫笔,身上冷汗淋淋,想着如果此刻假装肚子痛,会不会太难看?
躲过去的几率大不大……外人兴许是认为我在紧张,众多官家小姐之中,竟然走出一人,不动声色地接过了我手中毫笔。
“安珵的诗,还是我来对吧。”
此言一出,也不知为何,气氛骤然不对了。
这女子不是旁人,是当今圣上胞妹,和静长公主。
长公主容颜俊美,眉宇间英气十足,穿了一身玄色大襟窄袖长裙,金织凤凰图腾,高贵华丽。
她声音清冷,面上毫无表情,也没有搭理周围人的异常,斟酌一番,提笔落字——“苍茫云海出月明,长风万里烽火行,愿得此身入玉门,男人应得带吴钩。”
字如其人,颜筋柳骨,行云流水。
人如其诗,挥斥方遒,意气风发。
和静长公主,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与高贵。
她替我解了围,而我意识到了周围人的神色各异,以及她那句——“安珵的诗,还是我来对吧。”
隐约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写的诗那般惊艳,与安珵那首堪称绝配。
后来,大家三五成群各自赏花,我想着要不要给她道个谢,眼见她去了东边凉亭,犹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