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传承,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
第十七章:时光里的代码情书结婚十五周年纪念日那天,陆景言瞒着林浅清空了公司顶楼的会议室。
当她推开玻璃门,整面墙的LED屏正循环播放着他们从校园到职场的影像——图书馆的午后、实验室的通宵、创业时的加班、孩子出生的瞬间,每一帧都配着当年的聊天记录截图,代码注释般标注着“初见心动共赴山海”。
“还记得你第一次在论坛发技术帖吗?”
陆景言从身后环住她,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代码片段,“那串求质数的程序,我偷偷保存了十五年。”
他转身捧出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泛黄的纸页上贴着他们历年的车票、比赛奖牌,还有每张便签背后的代码情书。
林浅翻到某页,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爱心,旁边写着:if (love == true) { forever = 1; } else { error(); } 眼泪突然模糊了视线,那些被代码浸润的时光,原来都被他小心收藏成了最浪漫的注脚。
第十八章:职场与家庭的并行算法小宇升入高中后,加入了学校的AI社团,却在一次机器人大赛中因团队合作问题受挫。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对着未完成的代码发脾气。
林浅敲门进去时,看见儿子的屏幕上正是当年他们创业时用过的算法框架。
“团队协作就像多线程编程。”
她坐在床边,轻轻揉乱小宇的头发,“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逻辑,但只有接口对齐,才能跑成完整的程序。”
陆景言随后进来,带着当年和林浅第一次合作时的分工表:“看,这是我们写的第一份API文档,里面记着每个人的优缺点。”
父子俩在书桌前讨论了整夜,从任务分配到异常处理,小宇逐渐舒展了眉头。
第二天,他带着新的团队方案回到社团,而陆景言和林浅看着孩子背影,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在实验室互相打气的自己。
第十九章:代码之外的人生编译公司迎来十周年庆典,陆景言坚持把场地选在母校的体育馆。
当林浅穿着当年的校服裙走上台,聚光灯下的她忽然想起大一那年的ACM初赛,那个白衬衫少年在台下对她比出的加油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