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艇在冰层下发射鱼雷。

炮台崩塌的瞬间,尤利娅拽住弟弟的锁链:“活下去,哪怕当条狗。”

少年跌入冰海前,将染血的翡翠挂坠塞进她手心。

翡翠港的日出染红海面时,杨昭在焦黑的议会厅签署条约。

尤利娅的签名旁印着带血的鸢尾徽,墨迹未干。

“解毒剂。”

沈墨扔来玻璃瓶,“虽然迟了三天。”

尤利娅将药液倒入火盆:“告诉杨符,维瑟兰的毒只在仇人血里解。”

她转身时,沈墨的袖剑终于出鞘——剑锋削断她一缕白发,钉入杨符的机械义肢。

“芯片解码完成。”

他亮出北境布防图,“这份嫁妆够换我的命吗?”

三个月后,罗斯托夫沙皇暴毙,翡翠港升起黑旗。

天启史书载:永和七年,西陆归宁,海疆晏清。

只有港口的醉汉在传唱:女皇的舰队载着空骨灰盒,在冻原深处立了块无字碑。

碑底埋着翡翠挂坠,内侧刻着——灰烬之下,永无王冠。

9 灰烬纪年(十年战争回忆篇)1874年秋,维瑟兰帝国北境,铁十字要塞传令兵的皮靴陷在战壕的泥浆里。

他捧着沾满脑浆的军帽,跪在腓特烈·冯·哈布斯皇帝面前:“陛下,西线……西线守军全灭。”

皇帝摩挲着胸前的铁十字勋章,那是二十年前加冕时打造的。

勋章边缘刻着帝国疆域图,如今四分之三被红墨水划去。

“让近卫军填上去。”

他蘸着冷汤在桌布上画防线,“撑到布列塔尼亚的冬季风暴来临,他们的蒸汽坦克会陷在冻土里。”

“可近卫军只剩三百人……那就让军校生上!”

皇帝掀翻汤盆,肉汁泼在墙上的结婚照上——亡妻的金发被染成污褐色,“告诉那些孩子,活到明天日出的人,名字会刻在柏林堡凯旋门。”

1875年冬,布列塔尼亚联邦前线,夜莺谷安娜·冯·哈布斯裹着狐裘站在观测台上。

望远镜里,莱茵兰第三兵团正用尸体填平反坦克壕。

“殿下,天启帝国的电报。”

副官递上译码纸,末尾盖着蟠龙金印,“他们要求我们开放黑水港,才肯继续运送粮食。”

安娜将电报凑近煤油灯。

火苗舔舐着“人道主义”四个字时,谷底传来爆炸声——十七岁的工兵团长引爆了最后一个炸药包,莱茵兰的蒸汽坦克履带绞着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