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体察民情,与霍辛夷、谢彦争辩政要。
当时他们一致认为,大夏需变革才可中兴。
陛下的才能终于引起先皇的注意,在当年的科举之后,陛下用一封长卷提出12条变革新政,受到许多新科进士的追捧。
先皇并没有阻止陛下,还给了他节度使的身份,允他在地方试行新政。
新政触及到太多利益,朝堂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而陛下根基实在太浅,拼尽全力所能撼动的仅仅只是皮毛,变革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先皇和朝堂同时对陛下失去了信心。
霍辛夷与谢彦安慰陛下,当个闲散王爷没什么不好。
陛下点点头,于是在朝堂上,不再为自己争,而是为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五皇子争。
我以为陛下想开了。
五皇子虽资质平庸却胜在仁厚,待其上位,必会善待王爷。
直到有天晚上我起夜时,听到了陛下和一名御医的谈话。
原来陛下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先皇投喂了无解的毒药。
面热心冷,雷霆手段。
原来这才是主子的真实面目。
先皇无任何征兆突然驾崩,陛下如愿以偿地登基。
从前从不嗜吃的他,如今没有胃口也必要满桌佳肴。
招金揽银,大兴土木,再也不关心百姓困苦,更务提什么新政。
我眼见着曾经意气风发的王爷,变成了他最看不起的人。
猜忌霍辛夷,制衡谢彦,甚至对我也若即若离。
于是在霍辛夷找到我时,我竟无一丝犹豫地答应了他,将匕首交给赵杏儿。
霍辛夷说,公主让我准备一杯那位御医专制的毒酒。
我不知道公主如何知晓毒酒的存在,但我还是为她准备了。
亲子弑父,或许是他们皇家什么奇怪的传统吧。
公主登基后,奴家继续陪伴在她左右。
她和她的父亲很像,有神挡杀神的王者之气。
但不同的是,她对金银玉器、珍馐美食都没有兴趣。
最大的爱好,就是偷溜出宫去,找个靠窗的酒楼,听说书先生讲各种奇闻轶事,看大街上的人来人往。
偶尔也会拉一些百姓聊天,问问商户税收和庄家收成,甚至会帮百姓解决丢狗的问题。
她没有个做皇帝的样子,却成了最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我要好好记录下她的言行,等见到先皇后,告诉他,原来不是每个在那个王座上的人都会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