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乡亲们脸上重燃的希望,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的“道”,终于找到了回馈这片土地、帮助乡亲的方式。

傍晚,他独自来到河滩。

河水奔流,晚霞绚烂。

他坐下,内心无比宁静。

他不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浪子”,他找到了回归的路,找到了安放灵魂的位置。

第八章:心田之上,道法自然山泉被成功引入田家坳,如同久旱甘霖,彻底改变了村庄的命运。

那条由田丰收亲自勘定、蜿蜒却顺畅的水渠,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丰收渠”。

清澈的泉水流淌其中,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浇灌了人们心中希望的种子。

冬小麦顺利种下,家家户户的脸上都重新洋溢起踏实的笑容。

田丰收,这个曾经被视为“闷葫芦”、“没出息”的年轻人,如今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

乡亲们遇到什么关于农事、天气、甚至选址建房的问题,都习惯性地来找他问问。

他们或许不理解他那套“看地脉”、“顺山势”的说法,但亲眼所见的事实,让他们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一种近乎迷信的信任。

田丰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依旧保持着沉默寡言的本色,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以前从未有过的从容和自信。

他每天都会沿着田埂、山路走走看看,感受着土地的变化,倾听着自然的低语。

他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回归故土后,似乎与这片山河达到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他不仅仅能找到水源,还能更精准地判断出哪块土地适合种什么作物,哪片山林需要休养生息,甚至能提前预感到一些细微的病虫害迹象。

他会不声不响地提醒二柱子:“你家那片坡地,土性偏酸,今年少种点苞米,试试种点豆子,能养地。”

二柱子起初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结果秋天收成果然比往年好不少。

他也会在某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准备上山打猎的年轻人说:“今天山里‘气’不对,可能有东西要下山,别往深处去。”

有人不听劝,结果真的在山外围就遇到了下山觅食的野猪,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回来。

渐渐地,田丰收的话,在村里变得越来越有分量。

他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地位或者权力,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