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原木上刻着“陈月华之墓”,字迹新鲜得能看见木屑。

更让他心惊的是,赵铁柱的工具箱里,整齐码着七套棉手闷子,01到02号沾着血,03号浸着煤油——正是王德福案的作案工具。

知青点的火炕上,周明辉翻着从赵铁柱宿舍找到的《伐木队花名册》,“陈月生”的名字在1963年1月16日被划掉,手写批注“赵铁柱,政治可靠,留任”,而批准人签名正是王德福。

旁边夹着张《孪生兄妹证明》,显示陈月华与陈月生确为双胞胎,血型均为AB型——终于解释了产红梅指甲缝的AB型血来源。

“周公安,“小张顶着风雪冲进屋,‘技术科在焚烧坑发现新东西!

’他递过个烧剩的布包,里面是半本《育儿手册》,内页夹着张 B 超单,预产期 1963 年 7 月,母亲姓名‘陈月华’,父亲栏写着‘陈月生’。

陈月华和陈月生从小一起在北大荒长大,他们彼此陪伴,相互扶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年少时,他们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父母,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妹,他们自己也一直这样认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懵懂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犯下了一段错误的恋情。

当他们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时,已经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挣扎之中。

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感情被王德福等人知晓并利用,成为了威胁和控制他们的手段。

陈月华怀了孩子后,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渴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却没想到被无情地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贮木场的火势在黎明前熄灭,周明辉看着赵铁柱蹲在余烬前,用冻僵的手指画着圈,七个圈里三个已涂黑。

“下一个是04号,”赵铁柱突然说,“李会计,当年他在粮食调拨单上签字,把霉变玉米装进修罗场的麻袋。”

他抬头时,周明辉看见他右眼角的泪痣在雪光中泛着红,和陈月华档案照片的位置分毫不差。

回到医务室,周明辉在产红梅的诊疗记录里发现了新线索,1972年12月25日,04号患者“李建国”来开鹿茸片,备注栏写着“仓库老鼠比人多,玉米发霉没人管”——正是1963年事件的参与者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