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杂着织机声与潮音。

最玄在终到站南京南站。

卸驾时,护驾团发现銮轿重了三十斤。

拆开座垫,内里竟填满湿漉漉的咸沙,沙中混着永乐通宝与智能手机碎片。

当夜,这些咸沙被供入朝天宫,翌日竟自塑成微型礁石群,礁间嵌着枚锈蚀铜符——与当年师泉井所出残符缺口吻合。

月余后,列车长收到古怪投诉。

有乘客称在13车2F座瞥见红衣女子盖毯,查票却发现该座全程空置。

调取监控,只见毯角无风自扬,形似浪花纹路。

更诡异的是,该乘客下车后,手机相册莫名多了张泛黄旧照: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典礼上,妈祖金身赫然立于车头!

如今那列“巡安号”已成移动妈祖庙。

每逢农历初一,车厢连接处会凝出咸露,舔之如饮师泉井水。

有铁道迷发现,当列车以199公里时速经过当年郑和起锚地时,所有车窗会同时映出红衣女子虚影,发间红绳系着的,正是高铁巡安那日出现的铜符。

章节13:台风诡道·神意难测2016年仲夏的湄洲湾,天穹低垂如浸饱墨汁的棉胎。

超强台风“尼伯特”的云图在气象局屏幕上狞笑,红色预警信号刺透渔村每一扇玻璃窗。

七十岁的老渔民阿忠伯却蹲在码头,将一叠泛黄的纸钱压进妈祖旗杆底座——那旗布浸过师泉井水,经纬间还缠着林默当年救父用的红头绳碎屑。

“电子香烧三遍,旗杆绑牢七星索!”

阿忠伯的吼声混着咸腥的海风,年轻渔工们窃笑着给无人机套上防水罩。

他们不懂为何要往螺旋桨系符纸,就像不懂为何老人坚持用海泥涂抹船头的“妈祖眼”。

子夜,第一波涌浪撞碎防波堤。

阿忠伯家的神龛突然迸响,供奉六十年的沉香妈祖像竟自行转向东南。

老人颤抖着翻开祖传的《默娘护海图》,羊皮卷上朱砂绘的符咒正在渗血——与台风路径预报完全重合!

“挂旗!

全挂上!”

他踹开仓库门,扯出三十面祖传妈祖旗。

旗面经年累月被香火熏成琥珀色,遇湿反而浮起金光。

年轻船主林建辉正要嘲讽,忽见自家新装的雷达屏上,代表台风的血红漩涡竟分裂成两股,如遇天敌般绕开湄洲岛。

黎明前的至暗时刻,阿忠伯带着孙子跪在祖庙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