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个副本正通过她的反应来校准未来的“编号1984”。
——她的恐惧、愤怒、逃跑、挣扎,都是行为素材。
而她的一切,只为下一任的1984铺路。
**江楠拨通了好友黎瑾的电话。
这是她在现实中少数能信的人,她们大学同班,关系一直不错。
黎瑾是一名心理学硕士,擅长逻辑人格分析。
“江楠?”
电话接通,黎瑾的声音有些疲惫,“你声音怎么这么虚?”
“我……我需要你来我家一趟。
你说过我这人‘逻辑过度’,对吧?
现在我怀疑……我不是我了。”
对方沉默三秒,“你在家吧?
我现在过来。”
江楠靠在沙发上,抱紧自己,像是怕哪怕一眨眼自己就会被“格式化”。
二十分钟后,门铃响了。
她透过猫眼确认是黎瑾,这才打开门。
黎瑾走进来时,打量了一圈房子,说:“你这屋子……有点太干净了。
像是刚装修完,又像是没人真正住过。”
江楠苦笑:“我一直在住这里。”
“你有睡过这张床吗?”
黎瑾走到卧室,掀开被子,露出整齐如新的床单。
江楠说:“我每晚都睡。”
“可这张床没有身体留下的褶皱,枕头没有油渍,床头柜也没有半杯水或者耳塞之类的生活痕迹。
连你洗过的衣服都没有晾在阳台上。”
黎瑾坐下,看着她,神情认真:“你记得你是怎么认识我的?”
江楠愣了愣:“大学……寝室……你是心理学系,我是广告系。”
“我们什么时候第一次旅行?”
“2019年……去的大理。”
“好。”
黎瑾点头,掏出手机,在微信里发了一张照片。
江楠一眼看出是大理的合照——可照片里站在黎瑾身边的,不是她。
是另一个女生,长得和她完全不一样,却抱着黎瑾、笑得自然。
“这是我和江楠,”黎瑾低声道,“她上个月死于突发性脑溢血。
我去参加了追悼会。”
江楠只觉得全身血液冻结,声音颤抖:“你在说什么……我是江楠。”
“可你的身份证拍照记录是空白的,手机号注册不到三个月,你的银行卡没有三个月前的消费记录,你手机里所有联系人都是静态的,连‘闹钟’都从不响起。”
“你可能是复制的编号。”
江楠瞳孔剧烈收缩,喉咙像被塞了块冰。
“我……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