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音淹没在“天律”精心编排的城市背景音中,“长安……病了。”

她能感觉到,那潜藏在城市地脉深处的哀鸣,不仅仅是能量的紊乱,更像是一种求救。

一种被压抑至极限的、属于这座古老城市灵魂的哭泣。

而她,作为这城市最后的“脉络勘探师”,似乎注定要回应这声哭泣。

苏墨握紧了垂在身侧的双手,指甲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转身,没有选择回自己位于老城区边缘的小公寓,而是朝着“数字大雁塔”的方向走去。

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

那哀鸣,似乎在呼唤,又像是在泣血。

她知道,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

而那份被边缘化的古老技艺,或许正是揭开这“完美”表象下狰狞真相的唯一钥匙。

夜色渐浓,她的身影融入霓虹与数据流交织的迷离光影中,宛如一道孤独而执拗的墨痕,试图在这张被精心绘制的“和谐”画卷上,点出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笔。

断弦之音:无悲无喜七天了。

师父失踪已经七天了。

苏墨站在师父那间位于老城区深巷的小院门口,院门虚掩着,门环上积了一层薄薄的、仿佛凝固了时光的尘埃。

院内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树叶的边缘,似乎比往常多了一抹难以察觉的枯黄。

这七天,她每天都会来这里,期盼着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听到他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呵斥声,哪怕只是他泡茶时,紫砂壶与杯盏碰撞的清脆声响。

然而,什么都没有。

师父,陈伯,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场能”研究的老人,一个在新长安高度智能化的浪潮中,固执地坚守着传统智慧的“异类”。

他总说,“天律”系统虽然带来了秩序,却也像一把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城市的灵性,也锁住了人心。

就在失踪前几天,他还神色凝重地对苏墨说,他似乎摸到了一些“天律”核心运作的秘密,一些足以撼动这座“完美”都市根基的东西。

“丫头,他们想把人变成没有魂的木偶。”

师父当时眼中闪烁着苏墨从未见过的决绝与忧虑,“我得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然后,他就消失了。

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无声无息。

官方的说法是,陈伯年事已高,可能外出云游,或是在某个不为人知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