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A’。”

他顿了下,又补了一句:“是以前那个海岸主题的版本,我最近翻了下温栀以前写过的结构方案,试着改了一版。”

他说得自然,像在说天气。

林槿没有出声。

温栀。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三年前顾野第一次展览,那张“旧港更新”图纸的副署就是这个人。

她问过,顾野说:“大学合作的老朋友,做空间设计的,联系不多了。”

现在她才发现,“不多”也许只是“不告诉你”。

—顾野出门后,林槿坐到他的电脑前。

她打开“分区-A”文件夹,第一张草图就是展厅平面,环形结构,留光通道极细,墙体转角处理用了两层空间引导。

她翻到末页,看到注释区:“初版结构参考:W.Z.,2017年海岸多维实验稿。

概念保留,比例与节奏全新优化。”

不是署名,不是纪念。

只是一个参考名。

可她从来没有被这样标记过,哪怕一次。

她画过的城市插画、投过稿的展览规划,她也跟顾野提过很多。

他总说:“你自己看着来吧,我不太懂你那个风格。”

她曾以为他是真的不懂。

但眼前这一份结构稿,细致、缜密、富有设计感——是她从未在他为自己画的任何一张图里见过的认真。

她关掉窗口,起身准备倒水。

顺手翻开顾野桌上的资料纸堆,看到一张刚打印出来的设计图样。

图纸上空间区域标注为:Z-1 / Z-2 / Z-3。

她盯着那个字母“Z”看了很久。

她突然意识到,那可能是温栀的名字。

她没再看,把纸折好放回原处。

只是轻声叹了口气。

她忽然明白,有些人的名字,不在身边,但始终没有离开过。

—晚上,顾野回家,问她:“下午你看了吗?”

林槿点头:“图纸挺完整,空间过于实用了点,展览氛围会被压掉。”

顾野一愣,似乎想起什么:“你上次是不是说‘可以再浪漫一点’,我以为那就是随口说说。”

她看着他,声音平静:“我其实一直在等你,哪怕有一次,认真问我怎么想。”

顾野愣住,像没想到这句话会从她嘴里说出来。

他张了张嘴,只吐出一句:“我……以为你不在意。”

林槿没再回应,只说:“我去画画了。”

她回到书桌前,翻开速写本。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