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深拜下:“臣,苏夏,领旨谢恩!
定当鞠躬尽瘁,以基建之术,强我大梁,富我百姓!”
她的声音,带着穿越者的豪情,也带着工程师的务实,响彻金銮殿。
三年后·尾声:基建狂魔的功成身退与星辰大海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京城新落成的、由巨大青石与水泥混合浇筑的巍峨城墙上。
城墙宽阔平坦,可并行八辆马车,坚固得足以抵御任何已知的攻城器械。
苏夏(安国女相)和沈砚(如今已是权倾朝野、兼领工部侍郎的铁血卫指挥使沈相)并肩立于最高处的瞭望台上。
两人皆是一身常服,苏夏穿着利落的靛蓝劲装,沈砚则是一身月白长衫,风姿不减当年。
脚下,是四通八达、平整如镜的水泥官道,如同巨龙般延伸向远方。
道路上,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安装了滚珠轴承和简易弹簧)疾驰而过,扬起淡淡的尘烟。
田野间,新式的曲辕犁在耕牛牵引下,翻起肥沃的泥土。
远处,巨大的水车在河流中缓缓转动,将清水送入新修的沟渠,灌溉着万顷良田。
“识字率统计出来了,” 沈砚从袖中取出一份盖着户部大印的文书,递给苏夏,嘴角含笑,“全国十五岁以上百姓,识字率已达三成二。
超额完成。”
苏夏接过,看着那醒目的数字,眼中是满满的成就感。
她腰间,那块刻着“夏”字的玉佩依旧温润,但早已不是枷锁,而是她在这个世界奋斗的见证。
她晃了晃手中一份画着复杂机械结构的图纸:“给小皇帝……哦不,新皇陛下的登基三周年贺礼,改良蒸汽纺织机,效率再提三倍,如何?”
三年前,老皇帝在处置完太子一党后不久便溘然长逝。
年仅十六岁、却早已在沈砚和苏夏暗中教导下展现出明君潜质的七皇子萧珏顺利登基。
这位少年天子,对苏夏和沈砚推崇备至,奉为国师。
沈砚自然地揽过她的腰,从怀中掏出一个精巧的、外壳镶嵌着齿轮纹路的黄铜怀表——那是苏夏用系统兑换的图纸和他共同制作的“定情信物”,表盖上刻着“与时偕行”。
怀表的齿轮发出轻微的滴答声,与远处新式钟楼的报时钟声隐隐相和。
他低头,温热的呼吸拂过苏夏的耳廓:“《大梁基建全书》已刊印五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