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个极富诗意的故事,与宋徽宗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联系起来,将一块普通的布料,上升到了文化和审美的层面。

他给这种布料取了个新名字:“徽宗梦”。

第二步,开拓渠道。

他没有去和“王记”抢低端市场,而是带着“徽宗梦”的样品,直接去了琉璃厂的几家大书局和古玩店。

他提出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寄售。

布料放在店里卖,卖出去了再分账。

这对店家来说毫无风险,还能平添一份风雅。

第三步,优化生产。

他发现染坊的燃料和媒染剂成本极高。

他运用脑子里那点可怜的化学知识,指导工人改进了炉灶,又用草木灰提取出了更便宜的碱性媒染剂。

这些小小的改良,却让成本下降了近两成。

在这个过程中,他与苏文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苏文是“天青色”秘方的唯一继承人,她对染料的敏感和对工艺的执着,让陈默看到了真正的“工匠精神”。

他会跟她聊起遥远西方的“文艺复兴”,讲达芬奇既是画家也是工程师;她则会教他分辨不同植物染料的细微差别。

“你懂得真多,不像个书生,倒像个……什么都知道的精怪。”

苏文一边调着染料,一边低声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我只是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被埋没。”

陈默看着她,认真地回答。

三个月后,奇迹发生了。

“徽宗梦”在京城的文人圈里一炮而红,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盘点下来,染坊的盈利翻了五倍不止。

陈默不仅拿到了三成干股,更重要的是,他赢得了苏家的信任,尤其是苏文那双越来越亮的眼眸。

就在染坊的庆功宴上,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标志着陈默的“天使轮”投资人,正式登场。

来人是“福升和”粮铺的乔掌柜,一位精明的山西商人,他听说了苏记染坊起死回生的奇迹,特来拜访这位神秘的“幕后高人”。

陈默知道,他的第一步棋,成了。

现在,他要开始布局他的“反脆弱”策略了。

五、反脆弱的布局:甲午之利在乔掌柜的雅间里,陈默开门见山。

“乔掌柜,苏记染坊的成功,只是小道。

真正的大买卖,在时局里。”

他为乔掌柜构建了一个塔勒布式的“杠铃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