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像样的道号。
“……扶清微仙子移步偏厅暂歇,好生伺候。”
萧景昭从善如流地接了下去,语气平淡无波,仿佛只是在吩咐一件寻常小事,“着太医速来王府,为三殿下诊治‘急症’。”
他特意加重了“急症”二字。
立刻有内侍上前,态度恭谨却不容置疑地请沈月柔松手。
沈月柔心脏还在狂跳,下意识地看向萧景昭。
他面具后的眼睛,依旧平静无波,看不出任何情绪。
她缓缓松开了手。
冰冷的衣袖从指间滑落。
两名内侍一左一右,看似搀扶,实则半是“护送”地将她引离了这片是非之地。
离开时,她最后瞥了一眼那位史官。
只见他笔下如飞,明黄卷轴上墨迹淋漓,眼神亮得惊人。
新房门口,萧景珩的怒吼被彻底压制了下去,只余下不甘的呜咽。
庭院里,萧景昭独自站在原地,玄衣在夜风中微微拂动。
他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玄色衣袖上那几道被血污和蜡油沾染的、清晰无比的指印,银面具在灯笼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无人看见的面具之下,他的唇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极深的笑意。
“清微……仙子?”
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很快消散在夜风里。
皇宫,御书房。
烛火通明,将殿内映照得如同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上等龙涎香沉静的气息,混合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奇特的辛香?
皇帝萧彻,正值盛年,鬓角却已染上几丝不易察觉的霜色。
此刻,他并未端坐于象征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而是负手站在巨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眉头紧锁,盯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沉郁。
北疆军报、河东水患、江南盐税亏空……桩桩件件,都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
更让他烦躁的是,案头一角,还摆放着一只小巧精致的赤金炼丹炉,炉盖紧闭,一丝若有似无的青烟袅袅散出,带着药石的苦味。
这是司天监耗费无数珍材、信誓旦旦献上的“九转金丹”初炉,据说能延年益寿,甚至窥得长生门径。
可这炉丹,炼了七七四十九日,开炉之期已近,他却总觉得心神不宁,毫无传说中的祥瑞感应。
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御书房的沉寂。
“陛下,”大太监王德海弓着腰,脚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