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童的笑声,倒比留声机的调子还动听。

最费周折的是林家父母。

头三次登门,林母连门都不让沈海军进,隔着门板喊:“穷技术员别想拐我闺女!”

沈悦眼珠一转,拉着沈海军改走“实干路线”——先帮林家修好了吱呀作响的电风扇,又蹲在院里给林父讲机床革新能多赚多少工分。

第七次上门时,沈海军背着工具箱,把林家那台用了十年的收音机修得声音清亮。

林父摸着收音机外壳,突然往他手里塞了袋花生:“小子,我看你画图时,眼里的光比陈家电灯还亮。”

第十次登门,林母把一叠新做的鞋垫往沈海军怀里塞:“婚礼别太寒酸,若兰喜欢吃桂花糕,得多准备些。”

沈悦在门外听见这话,激动得差点撞翻门口的茉莉花盆——她偷偷在林母枕头下塞的那张纸条没白写:“钱会花光,但眼里有光的人,能把日子过亮。”

婚礼前,沈悦站在布置好的礼堂里,看着墙上挂着的红绸带,听着留声机里循环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突然看见沈海军牵着林若兰的手走进来。

林若兰穿着那件栀子花旗袍,沈海军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工装,两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像从1987年的时光里,一直走到了她记忆里的模样。

沈悦笑着转身,把空间留给这对新人。

窗外的槐树叶沙沙响,像是在说:看,有些错过的时光,总会有人替他们,一点一点补回来。

第九章:1988年的白鸽与誓言1988年元旦的曙光还没爬上机械厂礼堂的红砖墙,沈悦已经踩着板凳往窗棂上贴红纸喜鹊。

剪刀在她手里翻飞,纸屑像红雪似的落下来,几百只展翅的喜鹊迎着晨光,把玻璃映得一片通红。

“晓婷,你看这个。”

沈海军捧着个铁皮盒走进来,里面是用废弃齿轮打磨的纪念章——铜色齿轮中间嵌着朵小巧的铁皮栀子花,转动背面的旋钮,花瓣竟能缓缓张开,露出“1988.1.1”的字样。

他耳尖微红,“我磨了三个月,齿轮转起来的声音,和那天在荷花池听见的蝉鸣一样。”

沈悦刚要夸他,里屋突然传来林若兰带着哭腔的声音。

推门一看,穿婚纱的姑娘正对着镜子抹眼泪,象牙白的裙摆垂在地上,后腰处空荡荡的—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