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怨声载道。
“光给钱有啥用!
为了那点地,我三叔现在见我都不说话了!”
“那路啥时候修啊?
雷声大雨点小!”
另一边,我的挑战赛通过全球直播,意外地火了。
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贫困角落,一夜之间成了无数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那些富豪们在镜头前体验原始生活的“反差萌”,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村民们靠着出租“野奢套房”、出售“有机贡品”、担任“生存导师”,赚得盆满钵满。
更重要的是,他们第一次从那些外国的、大城市的游客和富豪眼中,看到了自己家乡的价值。
原来门口那条他们走了几十年觉得平平无奇的小溪,在别人眼里是“未受污染的天堂”。
原来后山那些他们看腻了的野花,在别人眼里是“珍稀植物标本”。
村民们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
他们开始自发地打扫门前的垃圾,开始热情地向游客介绍村里的老树和传说,开始把自家压箱底的刺绣、竹编拿出来,作为“文化体验产品”出售。
他们赚到的钱,不再是冰冷的“施舍”,而是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堂堂正正换来的“收入”。
我走在村里,看到的变化是惊人的。
一个月前,这里的人们眼神大多是麻木的,空洞的。
而现在,他们的眼睛里,开始有了光。
那种光,是希望,是自信,是对未来的憧憬。
挑战赛的最后一天,一位在比赛中一直沉默寡言、只顾着在山里转悠的参赛富豪,突然找到了我。
他是个国际知名的地质学家。
他摊开手掌,里面躺着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极度兴奋的光芒。
他压低了声音,用颤抖的语气对我说:“林先生,你知不知道……你买下的,根本不是一个村子的贫穷。”
“你买下的,是一座还没被人发现的宝藏。”
06那块平平无奇的石头,静静地躺在地质学家富豪,老埃文斯的手心。
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死死地盯着我,声音因激动而压得极低:“林先生,你买下的,是一座还没被人发现的宝藏。”
我看着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石头,没说话。
他像是知道我不懂,激动地从怀里摸出一部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划动,调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