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都刻着 “吴越” 二字,手中长戟挥舞时竟带着淡淡的墨香。
“他们的兵器是用松烟墨混合青铜铸造的。”
王羲之突然按住林墨的肩膀,指着一名士兵被剑气劈开的甲胄,“你看那些断裂处,还残留着朱砂的痕迹。”
林墨这才注意到,那些士兵的伤口处流出的不是鲜血,而是漆黑的墨汁。
当墨汁滴落在青石板上时,立刻晕染成 “杀伐” 等暴戾的文字,仿佛有生命般蠕动着向四周扩散。
“以文字为兵,以墨意为魂。”
苏轼轻摇折扇,扇面上的《赤壁赋》突然泛起金光,“看来有人想重现当年的文字狱。”
随着他的吟诵,那些扩散的墨字突然凝固,随后化作漫天纸蝶纷飞。
平阳昭公主抓住机会,长剑横扫,将最后一名士兵的头盔挑飞。
露出的头颅竟是用竹简拼接而成,颅腔内塞满了泛黄的书卷。
当剑刃劈开这颗特殊头颅的瞬间,无数烧焦的书页从里面飘落出来,每一页上都有用鲜血写就的 “兰亭” 二字。
林墨捡起一片未被完全烧毁的残页,上面的字迹扭曲如蛇,却依稀能辨认出是《兰亭集序》的片段。
青铜灯台突然腾空而起,悬在残页上方剧烈旋转,饕餮纹张开的口中喷出一道红光,将残页上的字迹尽数吸入其中。
“真迹果然在云门寺。”
王羲之望着灯台表面浮现出的新纹路,“这些残页是用真迹的边角料伪造的,里面藏着通往秘阁的机关密码。”
他突然指向竹林尽头的夕阳,“暮时三刻,藏经阁的影子会与洛河的古河道重合,那是唯一能进入秘阁的时机。”
林墨看着灯台表面渐渐清晰的《兰亭集序》全文,突然发现某些字句被人用朱砂篡改过。
被改动的 “死生亦大矣” 旁边,多出一行极小的批注:“可改”。
第六章 敦煌飞天鸣沙山的月牙泉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林墨蹲在泉边,看着青铜灯台在水中投下的倒影。
灯台表面的《兰亭集序》文字正在缓缓流动,最终汇聚成 “敦煌” 二字。
“莫高窟第 323 窟有幅《张骞出使西域图》,画中张骞手持的符节,与你这灯台的造型颇为相似。”
玄奘坐在一块被风沙磨圆的卵石上,指尖在沙面上画出壁画的轮廓
小说《华夏圣杯战纪》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