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士,好手段。”

赵盐商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把玩着那半块玉佩,另一只手握着刀。

“赵老爷,”苏轼稳住心神,“私贩官盐,可是掉脑袋的罪。”

“掉脑袋?”

赵盐商笑得狰狞,“等你死了,谁还知道?”

他挥刀砍来,刀风带着寒气。

苏轼往旁边一滚,腰间的玉佩碎片掉了出来,正好落在赵盐商脚边。

赵盐商低头的瞬间,苏轼抓起一块石头,猛地砸过去。

“啊!”

赵盐商捂着额头,血从指缝里流出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火把像条火龙,越来越近。

是李大人带着官差来了!

“赵盐商,你跑不了了!”

李大人的声音传来。

赵盐商慌了,转身想跳江,却被赶来的官差按住。

他挣扎着嘶吼:“姓苏的,你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苏轼站在江边,望着被押走的赵盐商,忽然觉得浑身脱力,瘫坐在石头上。

江风吹过来,带着雪的气息,他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第六章 雨晴三日后,黄州城炸开了锅。

赵盐商私贩官盐一案,牵连出武昌知府等十余名官员,抄出的盐堆积如山,足够黄州百姓吃十年。

李大人亲自坐堂审案,王二郎的死因也水落石出——他发现赵盐商的秘密后,想报官,却被赵盐商的人灭口,伪造成失足落水。

王通判带着祭品来到雪堂,对着苏轼深深一拜:“苏先生,大恩不言谢。

犬子……若泉下有知,定会感激您。”

苏轼扶起他:“王大人节哀,二郎是个好孩子,他的诗,我会好好收着。”

王通判抹了把泪,从怀里掏出个东西:“这是犬子的手稿,他说……想请您指点。”

苏轼接过手稿,里面除了那些记着盐船的诗,还有几首模仿他风格的词,虽然稚嫩,却透着灵气。

最后一页,写着半阕《定风波》,字迹歪歪扭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忽然想起那夜在赤壁矶,生死一线时,心里念的也是这两句。

“明心,”苏轼回到定慧院时,见小沙弥正蹲在梧桐树下,手里捧着些碎米,“你在喂鸿鸟?”

明心点头:“它的翅膀好多了,能飞起来了。”

苏轼走过去,那只孤鸿见了他,没有飞走,反而歪着头看他,眼里像是有光。

他想起初到黄州时,这只鸟缩在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