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他话语里的算计刺得心神不宁时,一种奇异的感受毫无预兆地降临。
眼前的空气仿佛微微扭曲了一下。
紧接着,一串模糊的、闪烁的数字突兀地浮现在我意识的表层,如同水印般覆盖在苏雨的身影上——苏雨:观众期待值 30%。
那数字是冰冷的灰色,微弱地闪烁,带着一种摇摇欲坠的脆弱感。
30%?
什么意思?
我猛地眨眼,那数字依旧顽固地悬停着,像一道无声的注解。
与此同时,另一种更庞大、更混杂的感知洪流般涌入脑海。
不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无数细碎的、嘈杂的低语汇聚成的情绪潮汐——好奇、质疑、同情、幸灾乐祸、冷漠……像无数根无形的丝线,缠绕在我身上,也缠绕在苏雨身上,更有一小部分指向陈锋,带着某种审视和算计的意味。
“观众期待值……”我无意识地喃喃出声,声音干涩。
“什么?”
陈锋皱眉。
“没…没什么。”
我猛地回过神,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看向那份合同,指尖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似乎向我揭开了它规则之下的冰山一角。
而这规则,冰冷又赤裸。
02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加速键。
巨大的别墅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回音,昂贵的地毯吸走了所有脚步声,只剩下无处不在的、属于苏雨的痕迹——墙上的获奖合影、玻璃柜里的水晶奖杯、衣帽间里琳琅满目的高定。
我和她如同两个设定好程序的精密玩偶,在陈锋的调度下,一起参加礼仪课、形体课、声乐课,为那个《极限搭档》的综艺做准备。
课堂间隙,或是在别墅巨大得能跑马的餐厅里沉默用餐时,那种奇异的“观众期待值”感知总是不期而至。
有时,当我和苏雨不得不因为课程安排坐在一起,苏雨:观众期待值 28%、夏晴:观众期待值 42%这样的数字会短暂闪现,随即被更庞大的、来自网络空间的情绪洪流淹没——关于“真假千金”的猜测、对比、拉踩、站队……那些无形的目光和议论,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压得人喘不过气。
苏雨始终保持着她的完美仪态,礼貌而疏离。
她像一个设定精密的程序,永远知道镜头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