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追出去,也没有回头。

回国的航班上,好友周宴发来消息:“顾氏股价一夜之间跌了7%,内部消息说,顾昭明在董事会上提交了辞职申请。”

我平静地关掉屏幕,望向舷窗外翻涌的云海。

曾经我以为,自由是拼尽全力挣脱他的掌控。

直到这一刻我才终于明白,所谓自由,是我终于可以,不再想他。

飞机落地,我回到了位于苏州老宅的工作室。

推开那扇雕花木门,熟悉的水乡湿气和木料清香扑面而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0 他没带走的那幅画我闻到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陌生的冷杉香气。

出于好奇,我循着这股气味找去。

它把我引到了一个包裹前,包裹上没有寄件地址,只有一个里昂的邮戳。

里面有一封信,没有署名。

但信里有一张照片。

一张褪色的老照片,上面是苗族妇女,她们正忙着用针绣出精美的刺绣。

那些图案……和我“山河记”系列里的图案一模一样。

照片背面有一行法文题词:“你母亲的针法救了我的家人。”

什么?

里面还有一篇从《L’OFFICIEL》杂志上剪下来的文章。

是杜衡写的。

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他的祖母,一位被国际品牌剥削的云南绣娘。

他声称,我的作品“是替所有沉默的母亲发起的一场温柔的复仇”。

这时我恍然大悟。

我的母亲。

她寄给远房亲戚的那些刺绣样品……难道是?

这其中有联系吗?

我意识到这不再关乎事业了。

我不再是替别人缝补人生,是把根一针一线绣回光里。

突然,我的手机刺耳地响了起来。

是周宴,他很惊慌。

林知夏声称我以前的“初雪”草图是她的作品。

抄袭。

我冷笑了一声。

我并不担心。

我联系了赵明远。

我们召集了七十二位村里擅长“反手不留痕”针法的老绣娘。

她们一起绣出了“初雪”图案。

我把这剪成了一个一分钟的视频,标题是:“我妈教我的,不是抄来的。”

视频迅速走红。

林知夏的展览“延期”了。

这一仗,我赢的不是嘴,是血脉里的真章。

我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我有种预感,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空气里。

那冷冽干净的木质香气,来自桌上一封厚实的牛皮纸信封。

邮戳模糊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