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铺设一条全新的跑道。
高三上学期,我报名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我的项目,是一个关于数据压缩算法的雏形。
这个理念,在2008年,显得有些超前和冷僻。
但我知道,在未来的十年里,它将成为信息时代最底层的基石之一。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日没夜地演算、编程、修改模型。
那段时间,我瘦了很多,但整个人却像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最终,我的项目,以黑马之姿,斩获了全国金奖。
这个奖项的分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它为我敲开了一扇我前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大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我拿到了保送资格。
当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的那天,我妈抱着我,哭了整整一个下午。
我没有哭。
我只是走到卫生间,拿起剪刀,对着镜子,剪掉了我留了十年的及腰长发。
发丝纷纷扬扬地落下,像在告别一个懦弱、卑微的过去。
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于倏。
短发,齐耳,干净利落。
没有了刘海的遮挡,我的额头光洁饱满。
我的脸上不再有那种讨好和怯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和自信。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用我的奖学金和发表论文得来的稿费,给自己报了一个高级编程班,还买了一台当时最高配置的电脑。
我彻底实现了经济独立。
我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聚会,去狂欢。
我背上行囊,买了一张去西藏的火车票,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独自旅行。
坐在轰隆隆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我忽然明白。
重生,不是为了复仇。
复仇,只是为了拿回我被夺走的人生。
而真正的新生,是当我彻底挣脱过去的泥潭,可以自由地、无所畏惧地,去奔赴我想要的未来。
拉萨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
我站在布达拉宫前,感觉自己终于破茧成蝶。
前世那个死在27岁病床上的于倏,已经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而站在光芒里的这个我,未来万丈。
第十章 蝉鸣·漠视擦肩的未来十年,弹指一挥间。
我再次回到母校,是以杰出青年科学家的身份,受邀回来做一场演讲。
车子停在校门口,校长和几位当年的老师,已经等在那里,脸上是与有荣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