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条街做小买卖的商户。
他们都知道,宁王府后墙根那个不起眼的破洞旁边。
每天午时和傍晚,会准时出现一个穿着旧布裙、但眼睛亮得像星星的小娘子,卖一种好吃得让人想吞掉舌头的汤饼。
然而产品线也在迅速迭代升级。
骨头汤饼是基础款,稳如泰山。
但光靠这个,吸引力还不够。
沈韵把目光瞄向了王府“份例”里那块硬得像石头的腌萝卜干。
泡菜!
这东西耐储存,开胃解腻,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说干就干。
把那几块石头萝卜干泡发开,切成小丁。
又用卖面攒下的钱,买了些便宜的白萝卜、包菜、生姜、蒜头,还有一小坛子粗盐和一小包花椒粒。
没有专门的泡菜坛子?
没关系,角落里那个落满灰、缺了个小口的粗陶大水缸,刷洗干净,就是它了!
烧一锅开水,晾凉。
萝卜条、包菜块、姜片、蒜瓣,一层层码进缸里,撒上粗盐、花椒粒,倒入凉白开。
最后压上一块河边捡来的、洗刷干净的大鹅卵石。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几天后,小心翼翼地揭开临时盖上的木板盖子,一股清爽、微带刺激的酸香猛地窜了出来!
成功了!
沈韵迫不及待地夹出一小块萝卜条,放进嘴里一咬——“咔嚓!”
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悦耳。
酸、咸、脆、带着一丝花椒的微麻,瞬间激活了味蕾!
比王府膳房那齁咸的腌菜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冷宫秘制开胃泡菜!”
沈韵给它起了个响亮又带点自嘲的名字。
这东西一出,立刻成了汤饼的最佳拍档,也是单独售卖的下饭神器。
买汤饼送一小碟泡菜,或者单买泡菜,三文钱一小竹筒(用细竹子自己削的)。
“小娘子,你这泡菜绝了!
就着它,膳房那糙米饭我都能吃三大碗!”
一个常来的脚夫大叔一边嚼着泡菜,一边赞不绝口。
生意滚雪球一样壮大。
每天限量供应的汤饼和泡菜,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卖光。
沈韵腰间那个用破布缝制的钱袋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胀起来。
有了钱,就能升级装备和食材。
沈韵添置了一口更厚实的大铁锅,几个像样点的粗陶大碗,还买了个能保温的旧食盒。
食材也从最便宜的猪骨升级到了带肉的猪蹄髈、猪耳朵、猪下水这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