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块,还有我源源不断的“生意”,才是大头!
这点小风波,浇不灭我的火。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我的“复习资料”生意越来越火爆。
甚至开始有其他学校的学生,托人来找我买。
我趁机提了点价,两块五一套。
照样供不应求。
口袋里的积蓄,像滚雪球一样,涨到了五十多块!
这笔钱,在1981年的农村,绝对是一笔巨款!
足够盖两间像样的砖瓦房了!
但我没动。
我有更大的计划。
这几个月,除了卖资料,我耳朵也没闲着。
镇上供销社门口,是各种小道消息的集散地。
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的确良”。
一种新出的化纤布料,不皱、不掉色、好洗快干,颜色还鲜亮!
城里人都抢着穿!
但在镇上、在农村,这东西还很少见。
供销社偶尔来点货,都被有关系的人内部消化了,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到。
我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服装!
女人的钱,孩子的钱,最好赚!
尤其是这种新鲜、时髦的东西!
高考结束,我的资料生意也就到头了。
必须立刻转型!
手里这五十多块钱,就是我的启动资金!
目标:省城批发市场!
六月,骄阳似火。
红旗中学门口,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考生们像潮水一样涌出校门,有的欢呼雀跃,有的垂头丧气,更多的是一脸解脱后的茫然。
我的“高考冲刺秘卷”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后几套被几个后知后觉的学生抢购一空。
我揣着卖资料赚来的最后几块钱,准备撤离。
“常绾绾同学!
等一下!”
一个穿着白色短袖衬衫、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年男人叫住了我。
他身边还跟着那个最早买我资料、家境不错的女生。
“张老师?”
女生惊讶地看着男人。
我也认出来了,这是红旗中学高三的物理老师,张明远,听说教学水平很高。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走到我面前,眼神很复杂,有探究,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常同学,我听李娟同学说了,”他指了指旁边的女生,“她用了你的复习资料,这次物理感觉考得特别好。
还有好几个同学都反映,你的资料……很有针对性。”
我有点意外,但还是保持礼貌:“张老师好。
我就是瞎整理的,能帮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