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糊糊,还喊我的名字。”

王爷爷攥紧了拳头,“我没敢进屋,转身就往厂里跑,跑过街角的小吃摊,看见秀莲正坐在那儿,面前摆着碗阳春面,没动筷子。”

“我走过去,腿都软了,喊了声‘秀莲’。

她转过头,看见我,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却笑了:‘你咋才来?

面都凉了。

’我说对不住,让你等久了。

她拿起筷子,往我碗里挑了根面条:‘不长,就四年。

’”王爷爷的声音带了点颤,“后来我才知道,她病好后,天天来这小吃摊等我,老板都认识她了,天天给她留个座。

她说我要是回来,准会先去厂里,路过这摊儿。”

赵奶奶的眼泪忽然掉了下来,砸在笔记本上,晕开了个小水圈。

她没擦,就那么看着王爷爷,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却没发出声。

“王老爷子,”张婶抽了张纸巾递过去,“您这故事,听得我心里发酸。”

王爷爷接过纸巾,递给赵奶奶:“春兰,擦擦。”

赵奶奶没接,自己用帕子抹了抹,却把帕子捂在嘴上,肩膀轻轻抖。

那天王爷爷没再讲第三个故事,赵奶奶吃完糖糕,就坐着看窗外的老槐树。

王爷爷收拾饭盒时,我看见他布包里有瓶药,标签都磨掉了,李叔凑过去看了眼,皱了皱眉,没说话。

接下来几天,王爷爷来得晚了些,有时会咳嗽,赵奶奶还是那样,听故事时会愣神,偶尔掉眼泪,却从没喊过他的名字。

直到上周三,天阴得厉害,像是要下雨。

赵奶奶来得比平时早,手里攥着帕子,在桌上画圈。

王爷爷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嘴唇发白,坐下时喘了口气,才打开饭盒——今天是蒸的山药,去皮切成块,摆得整整齐齐。

“今天讲个近点的事吧,”他没拿笔记本,就那么看着赵奶奶,“2015年,咱去欧洲那回。”

赵奶奶抬了抬头,眼里的雾好像淡了点。

“你那会儿总念叨想去看大本钟,说年轻时在画报上见过。”

王爷爷笑了笑,“我就跟儿子说,报个旅行团。

你还埋汰我,说我学的那几句英语没用,‘hello’‘thank you’,见谁都这两句。”

“到了伦敦,导游带咱去广场,你看见鸽子就走不动道,蹲在地上喂,面包屑沾了一衣襟。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