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说您等的那位朋友吗?”

林晚轻声问。

沈知行沉默了一会儿:“她叫苏雨晴,我们小时候是邻居。

后来她家搬去了南方,我们约定通信保持联系。

开始几年还写信,后来渐渐少了。

三个月前,我偶然得知她来了北京,就写了封信到原来的地址,约她重逢。”

“她回信答应了?”

“没有,所以我才来等。”

沈知行笑了笑,“可能她变了主意,或者根本没收到那封信。

时间能改变很多事,不是吗?”

林晚没有接话。

烛光中,她看见沈知行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的阴影,忽然好希望这场雪永远不要停,或者电路永远修不好。

<但一小时后,灯还是亮了。

沈知行起身告辞,林晚看着他撑伞走入雪中,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那晚之后,一切照旧又似乎不同。

沈知行还是每天来问信,但会多待一会儿,和林晚聊聊天。

有时带一本他推荐的书,有时是一把新鲜的桂花。

林晚发现自己开始期待下午三点的到来。

她会提前整理好头发,在衣领下喷一点花露水。

同事们开玩笑问是不是有了心上人,她总是摇头,心里却泛起涟漪。

深冬的午后,日光薄的像一层旧纱。

沈知行邀请林晚去听一场文学讲座。

那是他们第一次在邮局外见面,林晚穿了她最好看的蓝色毛衣,只穿过三次,只有在重要场合才穿。

对着镜子编辫子时竟拆了三次,总觉得鬓发不够服帖,仿佛每一根发丝都藏着心事。

他等在邮局外的梧桐树下,灰围巾被风吹得扬起一角。

林晚攥着帆布包带走过去,毛衣袖口略长,遮住了微微发抖的指尖。

“很适合你。”

他目光掠过她的蓝毛衣,眼角弯起细纹。

枯枝的影子落在两人之间,像某种生涩的注解。

他们一前一后走向电车站,靴底碾过薄霜发出细响。

林晚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水味,与她每日经手的信件油墨如此相似,却又不同。

讲座结束后,他们沿着结冰的湖边散步。

沈知行说起他梦想写一本关于书信的小说,关于那些从未寄达的信和其中承载的人生。

“您觉得,一封信没被收到,其中的情感就消失了吗?”

他问。

林晚停下脚步,望向湖面上碎裂的冰纹,呵出的白气像一句未成形的话。

上一章 继续阅读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