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几位负责人急得嘴角起泡,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对方是行业巨头,姿态强硬,常规的商务谈判和技术沟通似乎都行不通了。
苏晚晴坐在主位上,脸色冰寒,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垂头丧气的人。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着整个会议室。
“所以,除了接受对方的要求,修改我们自己的核心架构去适应他们不确定的新方案,或者项目无限期推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她的声音冷得像冰,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
下面一片沉默。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犹豫的声音从角落响起:“或许……可以试试技术迂回?”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发声者——林凡身上。
他似乎被这么多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但还是站了起来,走到演示白板前,拿起笔一边画一边快速解释道:“我研究过他们的开放平台架构和API历史版本。
他们虽然关闭了最新的标准接口,但为了兼容一些老的合作伙伴,一个旧版本的、功能受限的非公开测试接口其实一直没有完全关闭,只是访问权限极高,需要破解复杂的动态密钥算法。”
他顿了顿,看到苏晚晴示意他继续的眼神,深吸一口气接着说:“这个旧接口吞吐量很小,数据字段也不全,直接拿来用肯定不行。
但如果我们能反向推导出他们的密钥生成规律,获得临时访问权限,然后利用这个旧接口做跳板,模拟大量低权重请求,碎片化地抓取我们需要的关键数据字段,再在本地进行数据清洗、重组和补全……虽然效率低、耗时耗力,但理论上,能在不依赖他们官方接口的情况下,勉强拼凑出我们需要的核心用户画像数据,至少能保证项目第一阶段不至于停滞。”
这个方案听起来就极其复杂、繁琐,且充满不确定性,更像是一个技术极客的疯狂想法,而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
立刻有资深工程师提出质疑:“这太理想化了!
密钥算法是那么容易破解的?
碎片化抓取的数据如何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时间?
性价比太低了!”
林凡的脸有些红,但他没有退缩,争辩道:“算法逻辑我有一些思路,可以尝试。
数据准确性确实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