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张建军摇了摇头,目光深沉,“但他袖口那处缝补太刻意了,和证物高度吻合。
再加上那封信里提到的‘那笔钱’,绝对不简单。
明天一早,我们去他学校,查他档案,特别是十年左右前的那段时间,要细查!”
第四章 十年前的旧账第二天清晨,空气中还弥漫着冬日的寒气,张建军和李明亮便赶到了向阳中学。
校长听闻他们要调阅周志远的个人档案,脸上掠过一丝为难,但最终还是指示档案室的老师配合查找。
周志远的档案整理得异常规整,从刚参加工作时青涩的简历照片,到退休时盖着红章的评语鉴定,数十年的历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张建军一页页仔细翻阅,翻到2005年那份退休评语时,上面赫然写着:“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
但当他的手指继续往前翻动,停留在1995年的档案页时,一份被钉在里面的文件让他瞬间停下了动作。
这份文件,或许与1995年那个年代的某些重要历史文献一样,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是一份落满灰尘的处分决定书,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周志远同志,时任本校总务处主任,在负责教学楼修缮项目期间,被指控挪用公款人民币五万元。
经校务会议及专项调查小组多次核实,由于证据链存在瑕疵、证据不充分,现决定对周志远同志给予记过处分,并即刻调离总务处岗位,转至语文教研组任职。
’‘挪用公款?
证据不足?
’张建军眉头紧锁,抬眼望向对面的现任校长,‘校长,关于1995年的那件事,您是否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
’校长重重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唉,那个时候我还没调来当校长。
听一些老教师私下提起过,那笔工程款确实有整整五万块对不上账,当时在学校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周志远本人是坚决否认的,一口咬定不是他拿的。
加上当时调查了很久也没找到确凿的证据指向他,最后……只能以证据不足为由,给了个记过处分了事。
后来他就一直在语文组教书,直到退休。”
“那笔不翼而飞的钱,后来有下落吗?
或者有人归还过吗?”
张建军追问道。
“没有,”校长无奈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