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钱买了瓶水。
暴雨倾盆而下,瞬间将她淋得透湿。
雨水冰冷地打在脸上,与温热的泪水混在一起。
她缩在一家画廊的屋檐下避雨,玻璃窗内温暖的光线映出里面优雅的艺术品轮廓。
饥饿和寒冷让她头晕目眩,她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步,想更靠近那温暖的光源,却眼前一黑,软软地倒在了画廊门口。
再次醒来,鼻尖萦绕着松节油、清漆和淡淡茶香混合的味道。
她躺在一张柔软的沙发上,身上盖着薄毯。
一个穿着中式棉麻褂子、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关切地看着她,递过来一杯温水。
“孩子,感觉好些了吗?”
老人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他是这家画廊的主人,秦玄明先生。
林晚后来才知道,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是业内隐退多年的泰斗级珠宝设计师和收藏家。
她那时的狼狈和眼底深藏的绝望,触动了他的恻隐之心。
在简单了解了她的遭遇后,秦老先生沉默良久。
他让林晚在画廊的休息室里安心住了几天,调养身体。
期间,他发现这个看似一无所有的女人,在整理藏品、翻阅艺术书籍时,眼中会偶尔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神采,对线条、色彩和构图有种天生的敏锐直觉。
有一天,林晚在擦拭一件古希腊银器时,下意识地在纸上勾勒出了它的纹样,并在旁边标注了几种可能的现代演绎方式。
那张纸偶然被秦老先生看到,他惊讶于这个未经训练的女子对形式美的直觉把握。
<“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
秦老先生看着她,眼神清澈而真诚,没有施舍,只有平等的尊重,“如果你愿意,可以留在这里。
从学徒做起,打扫、整理藏品,顺便……学点东西。
就当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对濒死的林晚而言,无疑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几乎是颤抖着抓住这个机会,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成了画廊里最沉默、最拼命的学徒。
打扫时,她会仔细观察每一件雕塑的弧度、每一幅画作的笔触;整理浩如烟海的藏书和珍贵的设计手稿时,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吮吸水分;秦老先生偶尔的指点,她都能牢牢记住并举一反三。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