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斋”工作室就坐落在古镇一隅,临水而建。
经过三个月筹备,终于在这个初秋的早晨正式开业了。
她没有做任何宣传,只在门口挂了一块朴素的木牌,上面是她亲手刻的“念旧斋”三字。
然而开业不到一小时,就有好奇的游客被橱窗里展示的精美古籍修复作品吸引,推门而入。
“欢迎光临。”
苏念从工作台前抬头,微微一笑。
进来的是个带着小男孩的母亲,孩子一眼就被工作台上各种修复工具吸引:“妈妈,看!
好多小镊子小刷子!”
苏念招手让孩子过来:“想看看怎么修复古书吗?”
小男孩兴奋地点头。
苏念拿起一本正在修复的民国时期的日记本,耐心讲解起来。
她声音柔和,讲解生动,不仅孩子听得入神,连母亲也被吸引。
这一幕,恰好被匆匆赶到的沈知衍看在眼里。
他花了整整三个月,动用了所有资源,才终于打听到苏念的下落。
此刻,他站在工作室门外,隔着玻璃窗,看着那个让他找得几乎发狂的女人。
苏念穿着一件素色旗袍,外面罩着工作围裙,头发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垂在颈侧。
她看起来清瘦了许多,但气色很好,眼神平静如水,正专注地给小男孩讲解古籍修复的知识。
沈知衍从未见过这样的苏念——自信,从容,浑身散发着宁静的光芒。
在他身边的五年,她总是小心翼翼,眼神中带着不安和讨好。
此刻的她,美得让他移不开眼睛。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苏念摸摸小男孩的头,“下次你来,我可以教你简单的纸张修补技术。”
“真的吗?”
孩子眼睛亮晶晶的。
“当然,”苏念微笑,“只要你对这些古老的书籍怀有敬意。”
母子俩离开后,苏念才注意到门外站着的沈知衍。
她的笑容瞬间消失,表情变得平静无波。
沈知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一套昂贵的修复工具:“晚晚,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牌子的全套工具,记得你说过好用...”苏念看都没看那套工具,直接对旁边的助手说:“小陈,麻烦请这位先生出去。
记得提醒他带走自己的东西。”
年轻的助手上前,客气但坚定地对沈知衍说:“先生,抱歉,我们准备关门了。”
沈知衍不理他,径直走向苏念:“晚晚,我